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来源 :安徽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第六次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s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D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20例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NYHA)1例,Ⅳ级19例,心率[HR]107±12次/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24±7%)在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米力农的基础上给药酒石酸美托洛尔(6.25-12.5mg日/2次),比较用药前后患者心脏功能指标(舒张早期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比值[E/e]、心肌运动指数[Tei指数]、左室充盈时间与RR间期比值[LVFT/RR]变化。
  结果:用药后患者心率下降至92±10.2次/分,交替脉由10例降至0例,LNFT/RR显著增加,Tei指数、E/e’显著下降,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一例出现严重心动过缓、低血压及心衰症状加重。
  结论: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可改善ADHF患者心脏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在HMGB1诱导严重烧伤后枯否氏细胞(KCs)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产生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大鼠30%TBSA Ⅲ°烧伤动物模型,健康成年SD大鼠烧伤后24 h,分离出肝脏KCs.分为:HMGB1组、HMGB1+抗TLR2组、HMGB1+抗TLR4组和对照组.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Northern blot法检测KCs细胞内
患儿男,12岁,系"全身多处电烧伤1小时余"入院,入院时休克症状明显,主诉有明显畏冷、口渴,途中未补液,查体:体温37℃,心率150次分/,呼吸促,24次/分,血压无法测,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神志清,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四肢冰凉,足背动脉搏动不可及,小便无。专科检查:创面散在于全身多处,主要位于躯干四肢(头面颈双手及双足健康)及臀部,TBSA 61%,肿胀明显,大部分为焦痂样,基底以蜡黄为主,部分
手不是人体最重要的劳动器官,手部的损伤不仅仅影响到外在的美观更重要的是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起到关键性作用。手部暴露在外,很容易受到热力、化学物质、电流、放射线而损伤。皮肤薄、皮下脂肪少、很容易伤及肌腱、骨骼。疼痛的刺激可使活动受限导致严重的活动障碍。所以,手部烧伤后正确的护理相当重要,目的在于减轻或避免手部致残竭力争取手部工能的回复。  本文主要介绍了2008-2012年共收治手部烧伤的病人984人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老年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常规电生理检查及射频导管消融方法,对老年组(n=15)和非老年组(n=25)PSⅥ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老年人PSVT射频导管消融成功率高,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96.67%比95.40%,P>0.05),手术时间相似(110.2±30.4min比100.6±26.2min,P>0.
心脏性猝死在全球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成为第一大死亡原因。本文综述了心脏性猝死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病因、危险因素的预测、预防和治疗,尤其是危险因素的预测的最新研究成果。
Recent data suggests that the immune system is involved in atherogenesis. It is essential to adaptive immunity that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APCs) such as dendritic cells (DCs) and monocytes present
目的:了解女性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影像学特征。  方法:入选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55岁以下的女性患者,收集既往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及家族史等)资料,入院后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分析危险因素及临床资料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  结果:共入选253例患者,其中冠心病组96例(占37.9%)。在研究人群中糖尿病、高血压病、高低密度脂蛋白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和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 HRT)是日前临床评估心脏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功能状态主要心电学指标,同时也是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危险分层的预测指标,两者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心肌严重缺血缺氧的同时伴随ANS功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高血压的患病数逐年增长,2007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至少有2亿人。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尽管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用了有很多种类的抗高血压药物,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表现为难治性高血压,目前有关难治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尚无精确统计,但多项临床研究显示该类患者占高血压患者的20%~
目的:观察血脂康联合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于我院门诊就诊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单纯降压组给予氨氯地平(络活喜)5mg口服,每日1次;联合降压组在口服氨氯地平(络活喜)的基础上加用血脂康胶囊600mg,每日两次。比较两组治疗12周时的降压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时血压值均降至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