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波段大功率数字移相器工程化研究

来源 :第十七届全国混合集成电路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ght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S波段大功率移相器的原理和移相器的多项关键制作工艺。通过对制作的移相器进行批量测试,微波性能较好,具有插入损耗小、移相精度高、耐功率大等优点。对测试的幅相数据进行一致性分析,表明过程控制能力较好,成品率较高。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M0VPE技术生长了InGaN量子点并进行了评测。其中,紫外量子点利用了交替通断源的方法,而绿光量子点利用了生长中断的方法。
本文利用不平衡三维磁光阱(3D-MOT)技术制备了低速、高通量的连续型原子束。通过使一束冷却光沿着光传播方向形成“中空光束”,在MOT中形成一对具有不平衡光辐射压力的对射光束。该压力将MOT中陷俘的87Rb原子云团从“中空光束”通道中推出产生连续出射的原子。飞行时间法测量结果表明:所产生的原子束的最可几速度为~12m/s,纵向速度分布为~3m/s,通过光电倍增管(PMT)收集的荧光强度推算得原子束
本文介绍北京大学冷原子与精密测量研究小组(Cold Atom &Precision Measurement,简称CAP小组)在量子气体操控、光学梳状发生器对原子、分子能级的精密测量以及量子气体在光晶格微波原子钟中的应用等研究进展。
为实现HDMI设备接入DiiVA家庭交互网络,本文采用32位MCU作为主控芯片与DiiVA接口芯片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一款DiiVA多功能插座。MCU主要负责驱动DiiVA接口芯片,并实现红外数据采集与发射;DiiVA接口芯片则负责HDMI、以太网、USB及红外信号与DiiVA信号的相互转换与传输功能。该系统由一套嵌入式程序控制设备运行,它是系统的核心,它集成了红外驱动、DiiVA芯片驱动以及系统控
本文利用混合集成工艺研制了一个性能较好的低噪声放大器。由于采用了源极反馈和负载调节,同时实现了较好的噪声系数和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在所设计频段内,测试结果良好:噪声系数小于0.8dB,输入输出驻波小于1.6,增益大于24dB。
厚膜电阻是混合集成电路中最重要元件之一,在设计厚膜电阻时,不仅要考虑几何图形的尺寸,而且还要考滤厚膜电阻的材料、烧结工艺和印制膜厚等因素。设计人员在设计厚膜电阻图形时,必须知道厚膜电阻材料的方阻,但是,材料厂家提供的资料,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直接应用。为满足设计人员的需要,设计不同宽度和不同长度的标准图形,在一定工艺条件下印烧后测其电阻并制成电阻表,设计人员利用这种电阻表辅助设计。这种方法往往也需要
功率混合集成是混合集成电路的重要发展方向,功率混合集成电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中集成有功率元件和功率基板,功率电路组装互连工艺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功率元件和基板上的热量,能通过组装互连通道有效地散发出去,并保证组装互连工艺以及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本文针对功率混合集成电路,在功率元件和功率基板组装、互连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介绍了相关工艺设计的技术方法和要点。
本文通过对相关浆料的改进和调整,研制出与氧化锆和Pt浆相匹配的氧化铝浆料,以解决氧化铝印刷“针孔”等问题,并对其印刷性能、烧结性能、热性能、绝缘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氧化铝浆料满足相关性能要求。
本文介绍基于混合集成电路薄膜和SMT工艺制造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WL-CSP)产品的研制过程,通过UBM制备技术、电镀加厚技术、凸点漏印技术、背面激光打标技术及可靠性考核技术的研究,在芯片上制作出漏印凸点,倒装在陶瓷转接基板上形成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产品,完成可靠性考核。
本文介绍一种弹载“DSP主控逻辑模块”MCM-C/D产品的研制,16层LTCC上3层金属薄膜互连的MCM-C/D基板,产品封装采用了MCM-C/D基板与外壳腔壁及钉头引线的一体化PGA封装工艺,在MCM-C/D基板双面、一体化封装腔体内外采用粘片键合、SMT、芯片3D叠层、倒装焊等工艺实现多种类型元器件的混合组装,使这种高密度集成MCM-C/D产品的组装效率、封装效率分别达到90.7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