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源井水温固体潮汐现象及其机理研究--以黄村井为例

来源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y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对黄村冷水源井的水温固体潮现象进行观测研究,初步解释了冷水源井的水温固体潮汐的形成机理.通过对黄村观测井进行水温梯度的详细观测及不同深度水温的对比观测研究,得到黄村井水温潮汐现象的观测结果:(1)黄村冷水源井水温固体潮的相位与水位是相反的;(2)黄村井水温梯度呈下凹型,并且在含水层及附近受含水层进出水影响大的部位下凹程度大,但随着距离含水层变远,下凹程度也变小;(3)水温传感器的观测值与含水层观测距离存在一定的规律性:随着距离的增加,水温潮汐差变小,直至潮汐变化消失.
其他文献
东海原甲藻是中国东海最为高发的赤潮藻种.本文基于MODIS卫星数据建立了该类型赤潮的遥感识别算法.本算法从藻类的色素组成与固有光学特性特征出发,通过对现场实测的赤潮水体与正常水体遥感反射率的光谱特征差异分析,建立了基于绿光波段比值与绿光波段反射率强度的赤潮水体识别方法.同时,本算法在赤潮水体识别的基础上,针对东海原甲藻这一东海海域高发赤潮藻种,建立了基于红绿波段反射率光谱形状特征的识别算法,对东海
温州大学"星之火"防灾减灾志愿服务协会成立于2013年9月,成立以来,借助大学生的志愿力量,业已开展急救技能培训、防灾减灾知识讲座、暑期社区防灾减灾宣传等一系列实质性的活动,为温州的防灾减灾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防灾减灾能力与体系建设工作中,防灾减灾教育是重中之重,因为公众的防灾减灾素养直接影响了灾害的损失情况.本文从实证研究温州大学"星之火"防灾减灾志愿服务协会首创的"引擎·一体两翼模式"出发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高层建筑物不断增多,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等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普及,防御雷电灾害越来越重要.本文阐述了宁海县雷电状况,学校防雷的不足,提出学校防雷安全工作要从宣传、落实防雷安全工作责任主体、建立检查维护制度、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提高雷电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防雷装置改进措施等观点和方法.
中国建立以班级为教学单位的中小学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一百多年来,中国的中小学备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危害与威胁,师生生命被夺,学校财产受损,正常教学秩序被搅等案例极多.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对师生人身和学校财产安全,正常教学秩序保障等都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了许多相关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减缓了自然灾害对中小学的整体危害与威胁.然而,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永远是弱势群体,中小学师生更是弱势群体.
校园安全一直是一个常提常新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下达的各类校园安全文件可见,政府对校园安全建设的重视.但许多学校在安全教育上的成效并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安全教育的被动灌输与学生需要主动学习间存在差距;文化思想与实际行动间存在距离;教师自身缺乏系统的专业的防灾知识.本小学对校园安全教育一直都很重视,为了普及灾害防御知识,提高学生安全防御意识,学校借校园科技节之机,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
桐乡市崇福镇留良中心小学深化应急管理,建设平安校园,"以人为本、教育优先、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全面落实安全应急工作责任,注重打牢安全防范基础、完善应急预案措施、健全组织网络、形成内外合力、抓好宣传教育、加强应急演练.营造安全的教育氛围,不断推进学校应急管理、建设平安校园工作,努力增强师生的防灾观念,提高师生避灾自救能力.学校安全应急教育工作,逐步形成齐抓共管合力,经常开展应急演练.只有因地
应用SMAias 强震数据分析软件对三峡大坝强震监测系统记录到的三峡蓄水以来最大的地震2013 年12 月16 日巴东5.1 级地震的波形进行分析计算强震三要素,得出水平向加速度峰值、地震作用的持续时间和地震动主频参数数据以及三峡工程坝址区的地震烈度,分析本次中强震事件是否对三峡大坝结构物有破坏,对大坝安全是否造成影响.计算结果表面本次地震三峡坝址反应烈度为Ⅲ度,大坝中最大水平向加速度值在左厂房1
本文主要通过对马来西亚某水电站区域的地质特征分析,应用现有的马来西亚地震台网记录资料,进行地震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最终获得的水电区域如下结论:一是在默认基岩坝址的情况下,重现期500 年、最小震级4.0 的地震对水电站坝址产生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为0.054g.然而震级介于4.0-5.0 之间的近场地震(10-20km),其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可能大于0.054g,但地震动的持续时间将很短(小
西(安)+(堰)高铁山阳—郧西段位于秦岭南麓,地形高差大、河谷深切,地质条件复杂,开展山阳—郧西段岩溶隧道比选方案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对线路方案的选择具有现实意义.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强烈程度、岩溶发育强度、隧道穿越含水岩组长度及其富水透水性、隧道与岩溶水系统的密切程度、岩溶水主要赋存状态、隧道所处地下水径流带、可能产生的突涌水点、隧道正常和最大涌水量、隧道可能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严重程度等10
地震产生的地震波传播过程可以看作是一次范围广范的动力过程,不同地下流体的同震响应特征是对应力应变过程最直接对反应.地下水微温度的同震变化,反应了地壳变形和地面震动引起地下介质贮层变形、孔隙或裂隙的变化和地下水垂向运移的作用.通过观测水温动态变化的分析来研究地震孕育形成过程,探索利用水温动态变化进行地震预报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