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化疗药物成功拯救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多次复发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来源 :2017中国血液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45249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例患者以淋巴结肿大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疹起病,临床表现典型,诊断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明确,分期IVB期。本例患者初治时接受CHOP方案化疗,获得缓解后又快速进展,换用二线GemOxD方案化疗后再度缓解,并早期接受大剂量化疗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规范。但移植后仅7月再度复发,给予GCHOP方案化疗后仅能短暂改善病情,随后又出现肺部受累疾病再度进展,且化疗期间反复感染,化疗耐受差。根据我国西达本胺治疗复发难治性PTCL的关键性日期临床试验的数据,AITL患者的总体OR率达到50%,优于其它病理亚型。在患者一般状况较差的情况下,我们给予了患者西达苯胺单药治疗,约2-3周后起效,治疗约16周时评估达到完全缓解,西达苯胺维持治疗使患者又获得了6月的无病生存。其后因药物心脏毒性减量,疾病再度复发,突出表现为多发的肺部肿块影。在患者无法接受化疗下给予来那度胺治疗后病情再度缓解,持续缓解至今已逾7月。来那度胺具有免疫调节、抗增殖、抗血管生成的作用,可同时作用于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对于HDACi治疗失败或缓解后复发的患者,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治疗选择。
其他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许多省市制定了对应的中医药方案.对于这一跨地域疫病,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和人体体质不同,其流行存在地域性差异,患者的证型和处方用药也不一样.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其中医方案与地域的关系,展现各地地域环境、人体体质及用药特点,有助于指导临床和丰富因地制宜学术.
我国自2002年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来,企业及劳动者在职业健康方面有了较高的认知,特别是近年来政府部门对企业职业病防治基础能力建设的要求以及监管力度的加大,更加促进企业在职业病防治过程中对过程控制提出了更高和更实际的要求,最主要体现在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发和穿戴方面。对比国内外劳动者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方面,我国在防护用品的配发种类和正确、正常使用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同时暴露出许多不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以“湿毒”为病机核心,病位主要在肺、脾,舌苔厚腻为该病典型的舌象表现,“温病重舌”,通过观察舌象,辨识痰湿体质,可早期个体化防治;在不同病程阶段,根据舌苔变化规律,审证求因,指导辨证施治;新冠肺炎治疗过程中,舌象可随病情进展发生变化,明确地反映病邪轻重和病情进展,及时进行疗效评价及预后转归评估.
目的:观察VD(Velcade、dexamethasone)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ultiple myeloma,MM)的过程中,合并肠梗阻后患者的方案调整.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7年1月采用VD方案治疗,对4例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合并肺部感染较重,放弃治疗,3例及时采取措施及调整治疗方案后,疗效显著.结论:V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合并
巨幼细胞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 MA)是由于叶酸和(或)VitB12缺乏导致细胞DNA合成障碍引起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异常的贫血,其特点为细胞核发育障碍,细胞分裂减慢,与胞质的发育不同步,即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不平衡,细胞体积增大,呈现巨幼改变。研究推测,MA合并溶血的原因可能是其红细胞MCV增大,变形性下降.其在周围循环中通过相对其体积较小的血管或血窦时发生机械性的红细胞膜破坏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应用极大改善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预后,但随维持治疗时间延长,CML出现克隆演变,部分突变导致BCR-ABL激酶构型的变化而对TKI的耐药.二代-TKI如尼诺替尼,达沙替尼等对抗大多数BCR-ABL突变所致耐药,但对T315I突变的BCR-AbL无效.三代TKI博纳替尼可有效治疗BCR-ABL T315I突变,但容易导致血栓形成,且价格昂贵;造血干细胞移植治
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aCML)是一种同时具有MDS和MPN特征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目前为止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其特点是具有发育异常的幼稚和成熟中性粒细胞增多,但白血病细胞无Ph染色体或BCR/ABL1融合基因,患者多为老年人,男女比例为1:1至2.5:1,大多数患者有与贫血或血小板减少有关的症状,其他主要是与脾大相关的症状。本例患者检测到了SETBPI基因突变阳性、ETNK1基因突变阳性,
肺部感染是白血病诊治过程中常见并发症,肺部感染以细菌为主,近年由于白血病高剂量化疗量的广泛应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可以发生于诊治各个阶段。本例诊断结论:入院时广谱抗细菌及真菌治疗后体温正常,CRP下降,考虑为细菌真菌混合感染,但肺部影像学无好转,纤支镜与穿刺组织活检病原体检测阴性,日LAF示GM试验阳性,两性霉素治疗后病灶消退,虽然不能确定感染真菌具体类型,但据疗效判断,肺部病变为
本病例除考虑CEL以及其它类型MPN外,因骨髓形态学及骨髓活检除显示骨髓增殖性改变,同时有红系增生偏低,并有巨核系病态造血,有MDS/MPN特征,因此不能排除MDS/MPN。目前该患者经干扰素(疗程约3月)治疗后可有效控制病情,表现为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基本正常,血红蛋白水平大于100g/L,但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仍偏高,即达到一定程度上的血液学缓解。有无必要联合化疗方案或其它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但需
患者53岁男性,2013年因腰痛就诊,完善骨髓穿刺等检查,诊断“多发性骨髓瘤IgD-LAM型,ISS分期Ⅲ期”,经染色体检查发现伴有17p-,1q21扩增.给予PD(万珂1.3mg/m2,D1,4,8,11;地塞米松40mg/d D1-4,D8-11)方案治疗4个疗程后达到完全缓解,免疫固定电泳转为阴性.27个月前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巩固治疗.29个月前(移植1个月后)再次出现骨痛症状,同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