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及促凝活性在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来源 :第八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conf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及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浆hsCRP、PM-1、t-PA和Fbg水平的变化,探讨这些反映炎症和促凝活性的指标在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和特性。 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和血凝分析仪,分别检测单纯糖尿病组60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74例和正常对照组46例血浆hsCRP、PAI-1、t-PA和Fbg浓度。 结果:2型糖尿病组及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的hsCRP、PM-1、Fbg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的hsCRP、PM-1、Fbg水平又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0.05,P<0.01),但t-PA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炎症指标-hsCRP和反映反映纤溶系统活性降低的PM-1以及血栓前体物质-Fbg等水平的升高,可能与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有关。降低CRP、PM-1、Fbg水平或活性可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减少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其他文献
分析oggl基因表达与衰老及脑老化的相关性,研究oggl基因表达改变的同时,检测线粒体DNA自身编码基因细胞色素氧化酶组分Ⅲ(COXⅢ)在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水平变化,探讨OCG1活性改变后
会议
餐后低血压(PPH)是指老年人进食所引起的低血压,即餐后2 h内收缩压比餐前下降20mmHg以上。早在一个世纪前Lipstz等首先描述一位家庭护理的老年人餐后血压明显降低。 以后陆
会议
遗传流行病学提出:一些遗传变异型通过对炎性反应的影响增加高血压的风险,但构成高血压遗传易感性的这些基因仍需进一步证实。国外有研究显示了趋化因子受体CCR基因多态性与原
期刊
@@
氣功疗法是祖國的寶貴醫學遺產之一,是利用呼吸運動和靜養相間的原理來治療疾病。由於練功的方法繁多,在臨床上有許多地方尚待探討,因我們所知有限,兩月來僅就內養功找了一
目前全球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已跃居各种常见病的第7位,而老年人动脉硬化的发病率亦逐年增高、且是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因素之一。动物实验已证实骨质疏松症与动脉硬化有关,但发
伴随年龄增长,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状态(葡萄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不耐受)的人群呈指数级增长。增龄相关的激素水平变化和多种合并症及活动量减少的存在是可能的原因,并导致老年
会议
目的:观察以补肾健脾、活血法组方之劲骨坚颗粒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环节。 方法: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随机分组用劲骨坚颗粒治疗组40例,钙尔奇D对照
会议
目的:调查京津地区三级甲等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冠心病患者诊疗状况,探讨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住院治疗和二级预防存在问题与策略。 方法:利用冠心病个体化诊疗平台,对9家
会议
随着亚临床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技术日趋成熟,亚临床甲减已成为多种疾病的潜在致病因素,其临床表现也和许多老年疾病相叠加,使老年病的诊断和治疗受到影响。 本文就2000年~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