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裂纹尺寸a与比值Δε/Δε(Δε/Δσ)计算材料的疲劳损伤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疲劳和断裂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了用塑性应变范围同弹性应变范围的比值Δε<,p>/Δε<,e>与小裂纹尺寸a来计算结构材料在对称循环加载下的疲劳损伤.并提出了描述弹塑性材料行为的小裂纹扩展速率方程式以及各个历程与不同损伤量D<,oi>相对应的寿命N<,oi>的估算式.
其他文献
利用MA法在FeNbBCu(x=0,1)体系中获得纳米晶粉末,并借助XRD、DSC、VSM手段研究了MA过程中产物的组织结构、α-Fe相的D值及其热稳定性、σ.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合金体系,MA5h获得了纳米晶(D值≈18nm)的单相α-Fe过饱和固溶体,此后,随MA时间延长,D值缓慢减小,至45h后,D值≈9nm;α-Fe过饱和固溶体从100℃开始发生结构弛豫现象,407℃时达到放热峰值,738.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表面包覆SiO的FeO纳米颗粒.氢气高温还原得到性能优异的表面包覆SiO的Fe纳米颗粒,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具有强的抗氧化性.比饱和磁化强度高达201emu/g.
本文研究了退火温度和成分变化对机械合金化PrCo粉末的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球磨后样品在不同的温度和成分下可形成1:5和2:17相.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和Pr含量x的增加,样品的矫顽力先升高而后略有下降,最大磁能积在达到最大值后显著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成相和晶粒大小的变化引起的.
本文用电子探针(EPMA)和20T强脉冲磁场测试仪分析和测试了NdCoTi的结构和磁特性.结果表明在x=1时,经过1050℃x15h均匀化处理,NdCo型化合物变成Nd(CoTi)和Nd(CoTi)型化合物,而呈现出单轴各项异性.此时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为7.0kGs,各向异性场为28.66kOe.
利用X射线衍射和磁测量研究了不同稳定元素Co以及Ti,V和Cr替代对NdFeCoM(M=Ti,V,Cr)化合物结构和磁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每一个稳定元素都有-溶解度极限,在此极限以内所有化合物均为Nd(Fe,Ti)型结构,A2/m空间群.不同稳定元素的溶解极限不同.Co的溶解度与稳定元素有关,当以Cr作为稳定元素时,Cr的溶解度随着Co含量的提高而提高,直到得到纯Co基3:29相化合物.Ti和V作
用电弧炉熔炼制备了NdMnAl(x=1~10)样品.对其进行的粉末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样品具有菱方相ThZn型结构,随着Al替代量的增加,NdMnAl(x=1~10)化合物样品的晶格常数a、c及单胞体积v都增加.对样品的时效研究表明,NdMnAl(x=1~10)化合物在自然环境中十分稳定,这表明Al比C更能使富锰的2:17相(ThZn)稳定.
用感应溶炼并浇铸制备了名义成份为NiMnGa的合金.研究的结果表明,相变应变具有各向异性,外磁场可显著增大相变应变;不同温度下磁场诱导的应变具有不同的特征,在个别温度点伴随应变突变.磁场的训练不会显著提高磁诱导应变,相反可能使可恢复应变减少.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测量了PrTbDyFe的内禀磁致伸缩,结果表明,PrTbDyFe的内禀磁致伸缩随Tb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对(440)峰步进扫描的结果进行拟合与实验点符合很好.从而由拟合得到的两组双线峰之间的间距可以确定磁致伸缩的大小.
本文首先初步总结目前关于金属材料动态起裂韧性实验测试方法的研究进展.然后根据金属材料静态断裂韧性、动态起源韧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一步讨论材料动态起裂韧性的实验测试方法,分析了目前广泛采用的测试方法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要合理地测试材料动态起裂韧性,还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裂纹试件起裂时间的判定方法.
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并结合起裂源位置的测量,精确测定了不同尺寸(W,B和a)和宽度(B)4PB缺口试样的细观解理断裂应力σ发现随试样尺寸和试样宽度的增加,断裂载荷P明显变化,但σ基本不变.不同尺寸和宽度的缺口试样的解理断裂主要由σ≥σ判据所控制.稳定的下限σ值可以用较大尺寸的缺口试样测得,它可能用来评价钢的断裂韧性和结构安全性.在缺口试样中,解理断裂的临界事件是铁素体晶粒尺寸的裂纹扩展进入临近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