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界与界面对纳米晶体抗辐照损伤性能的影响和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y1993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Cu-W合金为模型,利用加速器产生的高能重离子模拟辐照损伤,研究晶界与界面对于纳米晶体材料抗辐照损伤和蠕变性能的影响.高能辐照诱发Cu-W过饱和基体中析出均匀分布的高密度w纳米颗粒(2~3nm)可有效地钉扎住Cu的晶界,在约700℃退火数小时后基体晶粒无明显长大.高分辨(HREM)和球差校正(STEM)透射电镜分析表明,辐照诱发的w纳米颗粒与基体Cu晶粒存在高度的晶体学趋向关系Cu<220>ⅡW<0l0>(Bain取向关系),Cu/W界面为共格和半共格结构,界面密度随着w含量的升高而增加.经约70dpa剂量辐照后,w颗粒和Cu晶粒均无明显粗化,无可观测的位错网络、空位团、孔洞等典型的辐照损伤缺陷.原位(in-situ)辐照蠕变力学性能研究揭示,300℃时的辐照蠕变Compliance约为3×10-5dpa-1·MPa-1与ODS钢的性能相近(14Cr-ODS-1×10-5dpa-1·MPa-1).理论分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发现,w在Cu中具有很低的扩散系数使w纳米颗粒在高温下聚集长大的动力学过程缓慢,Cu/W不是理想的吸收辐照损伤缺陷界面.在辐照和受载荷条件下产生的点缺陷流向晶界是Cu/W纳米晶体材料发生蠕变的主要机制,w纳米颗粒的主要作用在于阻止晶粒长大,稳定Cu纳米晶界,而高度稳定的晶界起到了吸收辐照损伤点缺陷,抑制其他形式辐照缺陷的作用,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晶界/界面性质对于提高纳米晶体材料抗辐照损伤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氧化物因其化学稳定性及相对低廉的合成成本而成为比较流行的光催化材料[1],其中传统的陶瓷材料BiNbO4因具有良好的光吸收特性可在可见光下光解水和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而成为一种有发展潜力的光催化材料[2-4].块体BiNbO4其光学带隙为2.6 eV[4],其价带顶对应氧化势比光解水标准电极所需的氧化势低0.35 eV,比还原势高0.97 eV,因此满足光解水所需的对氧化还原势的要
光电催化分解水是进行太阳能转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BiVO4 等很多氧化物类光电极材料虽具有高效的光吸收性能,却因为热力学上不满足全分解水的条件而需要较大的外加偏压辅助才能实现水的全分解反应,额外电能的消耗导致体系的太阳能转换效率很低。因此,降低外加偏压的大小或者构建无外加偏压的完全光驱动光电催化分解水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在BiVO4光阳极表面担载水氧化助催化剂,有效降低了水氧
由于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利用光催化材料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将太阳能转变为清洁的氢能,引起了普遍关注。在众多催化材料中,(Ga1-xZnx)(N1-xOx)具有可见光响应活性且吸收光谱范围可调,化学性能稳定,耐光腐蚀,负载助催化剂后有显著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是近年来报道的可见光催分解纯水制氢化效率最高的材料之一。目前(Ga1-xZnx)(N1-xOx)的制备方法主要为高温固相法,即以两种氧化物微
将光能高效地转化成化学能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可持续问题的途径之一。在自然界中,植物和藻类的光合作用就是通过精巧复杂的化学结构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在这个过程中,叶绿体内层状类囊体表面,光生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还原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得到还原态的NADH,从而完成光能量的储存,接着NADH作为一种高还原性的氢源完成一系列光合成反应。受此启发,本研究中,首先合成刻蚀的大比表面积的介孔二氧化硅球,
以阳极氧化法制备的TiO2纳米管阵列为模板,通过水热法制备出高度有序的SrTiO3 纳米管阵列,再通过沉积-光化学还原方法最终获得Ag/AgI/SrTiO3纳米管阵列,研究了AgNO3浓度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负载Ag/AgI可拓展催化剂对光的响应范围,使Ag/AgI/SrTiO3纳米管阵列在可见光照射下可以催化分解水产氢,光催化效率明显提高。
随着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逐渐成为城市休闲空间的主要活动群体.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彰显的整体背景下,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问题尤为突出.该文以合肥市小花园河滨游园为例,针对老年人休闲活动类型,行为特点和影响他们参与活动的环境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该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改进的建议,努力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好的休闲活动场所,旨在为我国“老年宜居社区”规划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在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启动之际,上海市委、市政府同步启动了面向2020、2040和2050年的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回顾历史,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配合重大事件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开展高层次的城市发展战略研讨已经成为上海城市决策咨询工作的浓墨重彩之笔.本文通过回顾近30年来两次战略大讨论的历程与核心观点,审视当前正在开展的第三轮战略研究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转型导向,从而梳理出三轮总
SiC涂层在高温环境中具有优异的力学、腐蚀和辐照性能,成为超临界水冷堆的候选包壳材料.本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获得具有不同组织结构特征的片状SiC涂层试样,研究了试样在350℃/10.3MPa高温水中的腐蚀行为,获得了涂层的腐蚀动力学曲线,认识了晶粒尺寸和晶体类型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SiC在高温水中主要发生晶间腐蚀,表现为晶界溶解;影响涂层腐蚀性能的主要因素有晶体类型、晶粒尺寸和致密性,其中
以八水氯氧化锆(ZroCl2·8H2O)、硼酸(H3BO3)、柠檬酸(C6H8O7)和甘露醇(C6H14O6)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结合微波的方法合成ZrB2超细粉.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加热合成ZrB2粉体的温度为1400℃,该温度比传统加热合成ZrB2粉体的温度降低了390℃;利用XRD和SFM对粉体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原料配比、合成温度对合成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C/Zr、B/Zr
采用扩散偶方法研究了U-Mo合金与Zr的相容性.热处理温度为750℃和800℃,时间为10h和50h.结果表明:U-Mo合金与Zr合金间的扩散层有分层现象,在U-Mo/Zr界面扩散反应成分复杂界面处存在类似MO2Zr的析出物.经XRD检测表明U-Mo/Zr扩散层由M2Zr、UZr2和U等组成.U-Mo/Zr的扩散过程是U和Mo原子向Zr扩散,Mo优先与Zr反应生成MO2Zr、U通过MO2Zr扩散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