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儿童综合干预前后瘦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医慢病管理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_sum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肥胖儿童血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门诊6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A组患儿进行健康教育、家庭护理、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综合干预措施;B组患儿活动自由,不干预患儿的生活.随访1年,记录分析患儿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过1年的综合干预,A组干预后的血瘦素明显低于干预前,且明显低于B组干预后(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够调节患儿的异常内分泌代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消增1号治疗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1例和对照组99例.治疗组予消增1号治疗,对照组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和膜固思达片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上皮内瘤变是否消失与性别无关;上皮内瘤变消失组与未消失组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55.67岁和60.27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目的:分析双联疗法联合三联取穴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观察我院100例脾肾两虚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加用双联疗法联合三联取穴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降压治疗.结果:治疗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81.07±7.23)mmHg、收缩压指标(128.15±9.25)mmHg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症状积分(16.53±1.0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指胃黏膜遭到反复侵害,病理特点为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黏膜变薄,粘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IM)、异型增生(Dys),临床症见胃脘胀痛,嘈杂,纳少,消瘦乏力,后期伴有营养不良,贫血,齿龈萎缩等.长期研究发现,CAG的发生与Hp感染、胆汁返流、免疫、胃黏膜微循环改变、黏膜营养因子缺乏、血管活性因子改变、生活方式、年龄、高盐、过热、饮食及遗传因
目的:将品管圈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以提高患者日常基本生活自理技能训练执行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针对康复科脑卒中患者日常基本生活自理技能训练执行率低的情况,运用品管圈手法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并实施,观察活动前后脑卒中患者ADL训练的有效率.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脑卒中患者日常基本生活自理技能训练执行率由活动前的25.5%提高到活动后的60%,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外敷干预颈型颈椎病(Cervical Syndrome)模型兔颈肌的形态学变化和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探讨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颈型颈椎病部分机制.方法:选用兔龄(6±0.5)个月的雄性健康新西兰家兔24只,随机抽取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剩余16只进行造模,造模结束后随机分组:模型组、中药热奄包外敷组(简称:外敷组).分别予以相应处理.所有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病性证素分布及与年龄、肥胖、血脂异常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2015年本院门诊及住院高血压病患者657例,统计分析证素与年龄、体重指数(BMI)、腰围、血脂关系.结果:657例患者发病年龄以40岁以上为主,阳虚组年龄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呈现阳虚>气虚>阴虚>血虚>风阳>瘀血>痰浊>阳亢之规律;痰浊、瘀血组BMI显著大于血虚组,阳亢、痰浊、瘀血组腰围显著大于风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便秘患者,使用耳穴压豆治疗1个疗程,每个疗程3天,分别记录治疗一个疗程后排便情况,治疗后随访1周.结果:虚秘患者32例,实秘患者37例,显效25例,有效22例,好转19例,无效3例.结论:耳穴压豆治疗便秘及提高生活质量疗效确切.
探讨中医经典理论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病名、病机的认识及论述,经典理论的论治方法,经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半夏厚朴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及芍药甘草汤在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中的运用情况体会,探讨经方的选用及用药要点,对提高经方治疗抽动症的疗效颇有临床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Objective:Whether general or abdominal obesity are associated with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is unclear in elderly Chinese populations.We examined obesity indices and their relation
目的:对颈性眩晕的针灸治疗方案进行初步优选.方法:以72例颈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为观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研究穴位及针刺角度方向、针刺深度、针刺针数、留针时间四因素三水平的不同搭配组合方案,对颈性眩晕患者的影响,初步确定颈性眩晕针刺治疗优选方案.结论: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评定,针刺选穴及角度(脑空透风池+脑户透风府)+中刺或深刺+运用排针(针刺针数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