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中用湿热和超声辅助方法制备不同接枝度的菜籽分离蛋白-葡聚糖接枝产物以探究接枝程度对其功能性质和结构的影响.两种方法制得菜籽分离蛋白-葡聚糖接枝产物的溶解性在pH 3-6范围内均改善并随着接枝度增加而增大.乳化性在pH 4-9范围内增加显著并随着接枝度增加呈增长趋势.热稳定性在90℃和100℃条件下均有显著改善.电泳结果表明:湿热方法中菜籽蛋白除14.3KDa-20.1KDa处亚基随着产物接枝度增
【机 构】
: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镇江212013 江苏省农产品物理加工重点实验室,镇江212013
【出 处】
:
201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中用湿热和超声辅助方法制备不同接枝度的菜籽分离蛋白-葡聚糖接枝产物以探究接枝程度对其功能性质和结构的影响.两种方法制得菜籽分离蛋白-葡聚糖接枝产物的溶解性在pH 3-6范围内均改善并随着接枝度增加而增大.乳化性在pH 4-9范围内增加显著并随着接枝度增加呈增长趋势.热稳定性在90℃和100℃条件下均有显著改善.电泳结果表明:湿热方法中菜籽蛋白除14.3KDa-20.1KDa处亚基随着产物接枝度增加消失程度增加外,其他亚基全部消失.超声辅助方法中蛋白14.3KDa-20.1KDa处亚基没有变化,20.1KDa-29.0KDa处亚基少许消失,其它亚基全部消失.接枝产物中半胱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的数量随接枝度的增加而减少,其中湿热法中半胱氨酸和赖氨酸的减小幅度大.圆二色谱结果表明:菜籽蛋白接枝后a-螺旋结构减少,β-折叠、β-转角、自由无规则结构均增加,其中湿热法对蛋白接枝物的二级结构影响大.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量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单点突变引起的麻保沙星药效降低的区别,探究清除较大接种量的细菌所需药物浓度是否大于MPC. [方法]构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 grlA等位突变的突变体,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麻保沙星对不同接种量5×105,5×106,5×107,5×108 cfu/mL的金葡菌ATCC 29213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用体外静态杀菌曲线测定
在不同时间点,对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的鸡只单剂量口服15ppm的沙咪珠利,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内生阶段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裂殖生殖阶段,裂殖体分裂异常;裂殖子形态不规则,外膜受损,胞质中出现空泡;微线数目减少,棒状体消失,线粒体肿胀,嵴结构模糊,染色质异染色质化.在配子生殖阶段,小配子体外膜和核膜损伤,胞质呈现空泡化;内质网池、高尔基体肿胀;核内染色
黏菌素(colistin)是一种多肽抗生素,在临床上常作为治疗多重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尤其可对抗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然而,由于黏菌素的肾毒性和神经毒性而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由于神经生长因子(NGF)对中枢和周围神经均具有保护作用,而中药黄芩苷(baicalin)具有抗氧化等作用,但尚未见其对黏菌素所引起周围神经毒性保护作用的研究.本试验以NGF作为神经保护作用的阳性对照组,来研究中药
[目的]H.parasuis病(格拉泽氏病)的广泛流行,已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H.parasuis对传统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强,开发新型的治疗药物以及选择可持续性的防治策略已经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集中探讨大蒜素对H.parasuis的抑菌效果以及抑菌的分子机理,评价大蒜素的毒力抑制作用.为兽医临床防治H.parasuis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临床无菌采集病料进行H.parasuis的分离鉴
[目的]评价硫酸化川明参多糖(sCVPS)体内外抗新城疫病毒(NDV)活性.[方法]在体外仓鼠肾细胞系(BHK-21)和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通过蚀斑减少法测定sCVPS对NDV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作用方式,以荧光定量PCR检测在大量病毒感染下sCVPS的抗NDV活性,以免疫荧光法观察病毒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通过滴鼻、点眼方式造成SPF雏鸡人工感染NDV的模型,肌肉注射给予不同剂量的
本文采用电子鼻技术对广式香肠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的脂肪氧化程度进行检测.在加工和储藏中,提取香肠烘干0h到120 h和储藏0周到5月的电子鼻响应值,通过方差分析和荷载分析评价10个传感器对香肠气味的贡献率,同时检测香肠的酸价(AV)和过氧化值(POV)来评价香肠的脂肪氧化程度,研究气味指纹参数与这两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D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构建预测模型.结果表明:S4,S6
利用PCR-DGG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探讨了脆肉鲩鱼在0℃冷藏期间的微生物群落,为研发保鲜加工技术及质量监控提供参考及依据.通过提取不同贮藏时间的脆肉鲩鱼肉的细菌总DNA,再进行细菌16S rRNA V3可变区的PCR扩增,PCR产物经DGGE得到动态指纹图谱并测序.结果表明,
为了探索食品中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残留的控制方法,研究了多种食品添加剂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和T-2毒素的体外去除作用.通过食品添加剂处理DON和T-2毒素,研究它们对DON和T-2毒素的体外去除作用.结果表明多种受试化学添加剂对DON、T-2毒素具有不同程度的去除作用,其中去除效果最显著是磷酸三钠、焦磷酸钠、碳酸钠,对DON的去除率分别为76.60%±3.70%
大豆价格低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分完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是,它是八大类食物过敏原之一,会对过敏人群产生危害。酶解法是降低大豆蛋白致敏性的有效方法,酶解过程中产生的低分子量肽段还具有保健功能。本文综述了大豆蛋白的主要过敏原组成及含量,致敏机理,以及近年来国内外单一酶法、复合酶法、酶法协同其它降敏方法如热处理、超高压、超声波、辐照等方法脱敏大豆蛋白的研究,为后续低敏性大豆蛋白制品的开发提供参
为开发利用番木瓜籽中的蛋白质,本文以番木瓜籽蛋白提取率为指标,先通过单因素实验比较超声辅助提取(UAE)与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提取(UME)对番木瓜秆蛋白提取影响并确定辅助提取方法,后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对番木瓜耔蛋白的等电点、溶解性、起泡性、乳化性、持水性等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UMAE较UAE提取番木瓜籽蛋白具有更快速、高效、节能的特点;响应面优化UMAE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