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无柄蔓足类(藤壶类)领域研究的进展

来源 :中国动物学会甲壳动物学会分会成立20周年暨刘瑞玉院士从事海洋科教工作55周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btbtb55182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柄蔓足类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常成群附着于海岸岩石、堤坝码头、海水管道、水底电缆、养殖设施及其他海洋动植物,是海洋生态和污损生物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回顾了我国在无柄蔓足类(藤壶)领域研究进展状况,并对潜在的研究重点和热点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1997年9~10月, 对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包瞳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的鹅喉羚的种群状况进行了调查。共观察到鹅喉羚73群众观点只,其中1~10只的群占84.93℅,11~20只的群占8.22℅,21~30只的群
本文利用发育形态学的方法和电镜扫描技术,以及损伤试验法对中华绒螯蟹触角节的发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观察研究,并且将它同方蟹科其他蟹类的触角进行了比较形态学的研究,以期揭示
本文在水泥池人工养殖条件下,对人工诱导性逆转的"功能性雄性"、天然雄性及天然雌性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malabaricus)亲鱼进行强化培育,自然产卵受精.
本文利用电子显微检测技术,对亲虾、卵及各期幼体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在亲虾卵巢、畸形胚胎及患病幼体体内存在一种球状病毒及一种质型短杆状病毒,在仔虾体内还观察到支原体
本文以管家基因β-actin为内标,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了中国明对虾hsp70在不同温度及不同热休克时间的对虾肌肉组织的转录表达水平. 本文所研究的中国明对虾hsp70存
本文进行了大规模商业性凡纳滨对虾无节幼体生产时,对三批虾在繁殖驯养期间,亲虾的存活、蜕壳、蜕壳间期以及死亡规律和使用寿命进行了研究,以期丰富海洋甲壳动物繁殖生物学内容
1996年通过测定厦门海域3种双壳类体内Cu、Pb、Zn、Cd、As和Hg含量,得出僧牡蛎Saccostrea cucullata体内Zn、Cu、Cd和Hg含量高于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本文介绍了目前世界上各主要对虾养殖国家在对虾优良品种培育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现代生物技术在对虾优良品种培育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本文对我国在中国明对
该文研究了寄生在黄鳝体内的隐藏新棘虫流行的季节动态。 1997年3月~12月每月中旬采样一次,共解剖检查了593尾黄鳝,结果显示: 隐藏新棘虫在宿主群中流行的动态曲线“V”型, 夏季为
以运动度冷冻复苏率、金黄地鼠裸卵穿秀和精子低渗膨胀试验作为检测指标,分别比较了乳糖、蔗糖和葡萄糖对大额牛精子的低温冷冻保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的糖对大额牛精子的低温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