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M在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RUIZH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中HBV标志物表达方式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2007年4月~ 2011年9月收治的117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同期住院的12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1例急性肝衰竭患者,测定3组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的HBV-DNA含量的变化,比较3组HBeAg阴性的比例.结果 3组患者中,急性肝衰竭组HBV-DNA水平最低,慢加急性肝衰竭组HBeAg阴性患者比例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HBV-DNA表达水平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低,但较急性肝衰竭患者高.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HBeAg阴性患者比例较高,高抗体表达需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通过建立可行有效的树突状细胞与自身T淋巴细胞体外共培养的方法 ,以期为进一步开展T细胞功能检测和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与实验指导.方法 前后抽取健康人15例外周血60ml,分离培养出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在培养第7天加入补肾解毒与健脾解毒复方中药药物血浆对DCs进行体外干预,促进其成熟,另设空白血浆组对照,培养至第9天,负载HBVcore18-27核心肽后与自身的T淋巴细胞共培养72小时,收集
会议
目的 探明CD14+单核细胞及其表达相关炎症因子水平与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CHC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0岁,均为输血途径感染,HCV基因型为1b型.并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留取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及其分泌相关因子IL6
会议
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病毒复制活动情况与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三年来慢乙肝患者临床资料,排除并发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等其他肝病和并发其他病毒感染,完善ANCA检测,共有21例患者纳入.
会议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T细胞亚群、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6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胸腺肽α-1注射液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3个月.对照组30例,只用苦参素胶囊200mg,口服,每日3次,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 +/CD8+值、CTL水平的变化和HBV DNA、HBeAg阴转率.
会议
目的 利用尾静脉高压水注射技术,将pAAV/HBV1.2注射到BALB/c小鼠中仅产生短暂的HBV复制,多种免疫因素可能参与其中.本研究选用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处理BALB/c小鼠,建立以BALB/c小鼠为背景的慢性HBV复制模型,来探讨HBV清除或持续复制的免疫学机制及其可能的治疗策略.
会议
背景及目的 目前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诊断标准尚不统一,对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ACLF与肝硬化急性失代偿患者的鉴别尤为困难.近期欧洲一项针对酒精性及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前瞻性研究表明肝硬化发生急性失代偿患者中存在相当一部分慢加急肝衰竭,慢性肝衰竭-器官衰竭评价分数(CLIF-SOFA)是有效的诊断标准.
会议
目的 细胞外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作为重要的晚期促炎症介质,广泛参与了炎症反应调节和脏器功能损害.本研究对重型乙型肝炎HMGB1与HBV基因型、HBV DNA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收集42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70例慢性乙型肝炎、3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HMGB1水平;采用HBV基因型特异性引物PCR法(PCR-SSP)检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采
会议
目的 验证瞬时弹性检测仪FibroScan检测肝脏纤维化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198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FibroScan检测肝脏硬度值,同时检测肝功能、血小板、凝血、肝纤维化四项等指标,并行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会议
目的 讨进食对瞬时弹性扫描(Fibroscan)诊断乙肝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57名患者分别于早晨空腹(餐前)、餐后2小时(餐后)检测Fibroscan值,同时行肝脏病理活检,以病理结果 为金标准,分析餐前、餐后Fibroscan值的差异.结果 通过病理检查的统计结果 :餐前Fibroscan检测S2、S3、S4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0.95、0.97,Cut-off(S2、S3、S4
会议
目的 观察慢性HBV感染者不同临床阶段IFN-γ诱导蛋白10(IFN-γinducible protein 10kD,IP10)表达差异,以及HBeAg阳性CHB患者接受IFN α-2a抗病毒治疗前后IP-10动态变化,探讨IP-10对HBV感染者免疫激活影响及对IFNα抗病毒治疗应答预测价值.方法 自2010.1至2011.12纳入我院HBV感染免疫耐受期(Asc)、免疫活动期(CHB)及慢加急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