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针刺致创伤性胆囊破裂一例

来源 :中国法医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伤性的胆囊破裂在临床实践及伤害案件中都较为罕见,主要与该脏器的解剖学位置较隐秘及组织结构较为致密有关。本例中被鉴定人为老年女性,体形消瘦,腹壁较薄,腹部有明确针刺史,术中及术后检查未发现胆管系统有明确的病变,胆囊体部破裂口与针刺形态相符且未见脓苔附着,术中见胆囊与大网膜粘连,阑尾位于盲肠内侧位,呈继发性炎症改变。综上所述,可以认定该人符合因银针刺击致外伤性胆囊壁全层破裂,被鉴定人伤后体征不明显考虑系因胆囊破裂胆汁外溢被大网膜粘连包裹所致,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第5.7.2b)款项,应评定为重伤二级。
其他文献
肋骨骨折在法医临床检验鉴定中较为常见.本文通过对62例肋骨骨折的案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探讨肋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的相关问题,以使法医临床鉴定更科学、公正.法医临床鉴定与医院治疗较为不同,对肋骨骨折的数目有严格要求。肋骨骨折仅有早期影像检查,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等情况,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应结合案情调查、临床症状、影像检查等慎重应对。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大部分位于腹腔右上部右膈下,虽有肋骨保护,但质软而脆,血运丰富,遭遇暴力时,容易造成损伤,其损伤类型与形态也较为复杂.按AIS-ISS评分法肝脏损伤可分为Ⅰ-Ⅳ级.而经手术证实的损伤进行法医学鉴定较易,但对于仅有血肿形成,没有包膜撕裂类型的肝挫伤,在进行损伤程度评定时时常感到棘手,笔者报告3例肝挫伤案例,供同行参考.
脾脏破裂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较为多见.由于脾脏破裂的原因、分型、临床症状及破裂时间多样,在诉讼过程中常引发争议.笔者在审查案件时,曾发现一起伤害类案件,因原鉴定人未对脾脏破裂损伤时间进行准确推断而导致案件办理错误.
肾周尿囊肿即肾周假性囊肿,1935年由Crabtree首次描述,当肾或输尿管上段损伤后,尿液经损伤处溢至肾周,肾周脂肪在尿液刺激下液化,2-5d后由纤维组织包裹形成。本例中怀疑为肾周尿囊肿的时间为外伤后48d,发现时间较晚。王国耀等认为对外伤后确诊有瘘管者宜手术治疗。本例中虽未确诊有瘘管,如果继续予以保守治疗,会出现尿囊肿难以吸收、破裂,血、尿外渗,甚至肾周脓肿或者化脓性腹膜炎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的
我国法医学临床鉴定实践中,腹部损伤较为多见,肾脏损伤占有一定的比例。传统临床医学中,多采用剖腹探查,行修补术或者肾脏切除术,随着目前医疗技术的发展,采用微创治疗越来越多见,微创介人手术能够保留组织的完整性,同时创伤面小,预后较好,因此受到伤者欢迎,肾损伤性出血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急症,其中闭合性肾损伤占75.7%。近年来,在DSA下,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栓塞介入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该技术治疗肾脏出血较保守
新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对肋骨骨折的相关条款进行了细化、量化,但在实际鉴定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作者结合文献资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本例中伤者受伤当天医院就诊,CT片示其右侧第4肋骨骨折(错位明显),到本室检验后,本室建议伤者于伤后3-4周前往医院复查。复查CT片示:右侧第3肋骨骨折、右侧第4肋骨骨折、左侧第6肋骨不全骨折、左侧第7肋骨不全骨折,以上骨折断端均可见骨痂形成且骨痂形态一致。本室会诊医院CT室与医生讨论:此种情形在胸部外伤中较为常见,伤后当时拍片效果不佳受制于多方面因素,如:伤者体位(疼痛、呼吸影响)、肋骨骨折形态
闭合性腹部损伤致大网膜破裂临床上比较少见,大网膜破裂多见于开放性损伤如穿透性的腹部损伤.对于大网膜破裂的损伤程度鉴定,在司法鉴定实践中对鉴定条款的适用和理解一直存在争议,笔者通过以下案例和同仁们探讨,以求共识.
本例外伤史明确,伤后出现腹痛,人院体查可见腰肋部大面积痕斑,术中见乙状结肠断裂,但局部未见包块、溃疡等病变,故认定乙状结肠破裂与外伤具有直接因果关系,评定为重伤二级。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尤其重要,要求法医学检查要仔细、全面,临床资料要齐全,特别是涉及迟发性损伤,尽可能提供手术记录、组织病理学检查资料,方能明确,使鉴定意见科学、客观,也为案件的顺利解决提供依据。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中规定“腹腔积血,须手术治疗”可评定为重伤二级。但是没有对“须手术治疗”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明确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把握。在腹腔积血手术治疗的问题上,本人认为应当将剖腹探查看作是临床医学诊断的方法,是为了确定是否存在腹腔器官损伤及活动性出血的一种诊断手段,而不属于条款中“手术治疗”的范畴。临床上为了查证腹腔内脏器有无损伤,从治疗的角度及时剖腹探查,避免漏诊,是可行的。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