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震噪声探测近地表结构的可能性和局限性--以保定、沧州地区为例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zhuangp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河北保定和沧州地区分别布设了地震噪声观测台阵,利用高分辨率F-K( HRFK)方法和邻域算法,反演浅层的S波速度结构;布设了若干条密集地震噪声观测剖面,利用水平和垂直向谱比法(HVSR) 获取松散土层的卓越频率并得到土层厚度剖面分布。两个地区都发现风和地形对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如风对HVSR曲线的低频影响很大,甚至会掩盖掉峰值频率的存在。观测点附近地形起伏影响了HVSR曲线的峰值频率和振幅。噪声探测近地表结构的优点是简单、快捷、廉价。台阵和密集单点观测可以了解浅层的S波速度结构,土层的卓越频率和土层厚度。这些结果可用于初勘、城市活断层辅助识别和城市地震小区划。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国外最新发展的一种利用远震事件构建地震深反射剖面的方法—虚拟地表震源反射测深,并将这种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华北地区岩石圈内部结构研究中,综合分析表明,山西地堑以西,较浅的间断面h2更有可能为Moho面,而较深的间断面hl为上地鳗中的间断面。然而,两个间断面之间可能存在着由下地壳物质相变而成的榴辉岩层。
本文对青藏高原中部获得的宽频带数字台站探测剖面进行处理,利用HK叠加方法得到地壳平均波速比:沿测线地壳平均波速被划分为四部分,其中YZS附近和BNS以北波速比偏高,由此计算的青藏高原地壳平均泊松比整体都较高,这与Kind等人的结果相似。结合岩石熔融实验研究结果,可以推断青藏高原中下地壳广泛存在流体和部分熔融岩浆。此结论还得到了大地电磁、味波衰减研究、深反射以和宽角反射等研究的支持。远震P波接收函数
本文采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该地区的Moho面深度变化和地壳介质的平均波速比,结合人工地震资料,建立了该地区地壳厚度模型。利用区域地震走时资料,采用地壳内部速度间断面起伏变化的层析成像技术,研究了该地区的P波和S波壳幔速度结构。
从现今龙门山和四川盆地西部活动构造变形来看,龙门山和四川盆地西部的构造变形主要受控于与青藏高原及其南侧的印度与亚洲板块碰撞后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地壳介质快剪切波平均偏振方向为NE117.1±38.8°,慢剪切波的平均延迟时间为1.02±0.62s,快剪切波偏振方向与该区的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一致。
研究区中全球定位系统(GPS)观测的地表位移方向与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各向异性快轴方向基本一致,表明青藏高原中部上、下地壳以及岩石圈地幔是在深大断裂控制下的连续耦合变形。另外,PMS和SKS快慢波的时间延迟对比显示,青藏高原中部地震波各向异性主要来源于岩石圈地幔。结果显示高原中部存在较厚的地幔盖层.
为了研究巴颜喀拉地体及周边地区的深部构造并分析强震发生的动力学背景,采用区域地震面波层析成像技术对研究区岩石圈三维横波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虽然巴颜喀拉地体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地震多数发生在浅部地壳之内,但地震活动性和断裂活动性质与上地幔岩石圈波速结构表现出的相关性说明上地幔岩石圈的强弱(力学性质)对其上覆地壳的变形模式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这同时也说明受到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影响的青藏高原的隆升扩展变形
研究中采用旋转相关法和最小能量法两种方法,分别计算了各个台站下方的各向异性分裂参数:快波的偏振方向和快慢波延迟时间。研究显示使用多种方法同时计算XKS震相的各向异性较任何一种单一方法得到的结果都要可靠。根据本文研究得到的结果,讨论并分析了研究区各向异性层的深度和成因,还进一步探讨了地震波各向异性对中天山地区地球动力学有关问题的可能约束。中天山不同地段地震台站下方各向异性明显不同,进一步证实了天山地
研究中国西部及邻域地壳与上地慢的三维速度结构、圈层厚度以及物质属性和状态,对深化认识岩石圈的形成与演化、圈层祸合的深层动力学过程以及深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均有着重要意义。用Hedgehog非线性反演方法(Panza, 1981)对每个区块的纯频散数据同时进行层速度和层面位置的联合反演,寻求满足阂值和每个频散点残差的所有解。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最小误差,从反演所得所有解中选定该区块的最优解。由此得到印
利用重磁观测结果是研究地球内部介质结构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次研究区域是阴山及鄂尔多斯盆地地区。由于反演问题的复杂性,本研究运用多种方法分别对剖面和面积型数据进行处理,再把结果进行对比,以提高反演结果的可靠性。在位场分离中,主要运用延拓、匹配滤波、小波多尺度分解等方法来分离局部场和区域场,再运用欧拉法、帕克法来反演磁性界面,并与该区的重力界面、速度界面进行对比,对所得结果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航磁图获得的
为了减小地震定位带来的误差,本文采用台站间Pn波到时差数据反演上地慢顶部的波速结构。采用不同异常尺度的理论模型对成像结果进行了测试,所获得的上地慢顶部的Pn速度图像能够为分析华北克拉通破坏在渤海及周边地区的响应提供区域尺度的重要参考信息。华北克拉通上地慢顶部Pn波速度结构特征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揭示了华北克拉通壳慢边界和岩石圈地慢顶部物性及其深部构造上的差异。综合考虑华北克拉通破坏所造成的克拉通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