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丘陵地区雨水集蓄与节水灌溉的现状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00verg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西南丘陵地区农业灌溉源、雨水集蓄与提灌、田间灌溉方式和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建立适当地条件的降雨聚集与节水灌溉系统技术的建设及对策。
其他文献
在春小麦的生育期,NTS的“低温效应”显著,表现出明显的“冷环境”.NTS在各层的土壤温度及其日变化幅度均明显地小于CTS和CTB的.NTS使其日变化振幅减少,缩小早晚温差.一般情况下,早晨差值较小而中午或傍晚差值较大,同时,差值随深度的增大呈减小的趋势,尤其以中午5cm深处的差值最大.各层的日变化的最高峰值出现的时间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步向后推移,如在0、5、10、15、20、25cm各层的日变化的
在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条件下,研究3种灌水方式,即常规灌溉(CI)、固定部分根区灌溉(FPRI)和分根区交替灌溉(APRI)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但并不随有机肥比例的增加一直递增.在相同灌溉方式下,以60%化肥+40%有机肥(F3)施肥处理效果较好,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3个时期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较其他施肥处理高.而在相同施肥条件下
根据设施栽培蔬菜需水量试验资料,分析了设施栽培春菠菜和冬菠菜在全生育期内的需水规律和累积需水规律:采用FAO-56单作物系数法计算了设施栽培春菠菜和冬菠菜的作物系数,分析了两种作物的作物系数在全生育期内的变化规律;引入Logistic曲线划分的生育阶段对设施栽培作物系数进行了进程修正,引入气象修正因子对其进行了数值修正.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春菠菜与冬菠菜作物需水规律随生长发育表现为先增后减变化规律,
在河西内陆河灌区将储水灌溉与覆盖免耕技术结合,经2003~2005年试验研究表明:覆盖免耕播前土壤含水量比常规耕作分别高9.2、22.3、49.95、20.75和35.3mm,比秸秆还田分别高9.95、6.15、43.8、19.75和17.65mm.在作物生育中前期不同储水定额下覆盖免耕土壤含水量均大于常规耕作和秸秆还田,作物收获时差别减小.覆盖免耕土壤升温和降温均较缓慢且幅度小,覆盖免耕在作物整
本文通过内蒙古河套灌区2003年到2006年4年微气象资料,应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对不同作物(玉米、葵花、小麦及盐荒地)日蒸发蒸腾量进行计算,分析不同阶段蒸发蒸腾量的变化及占总腾发量的比例,推求其作物系数.
本文介绍了新疆兵团棉花地下滴灌的应用现状,指出棉花地下滴灌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并对新疆棉花地下滴灌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提出建议,认为棉花移栽地下滴灌技术将是兵团棉花节水灌溉和地下滴灌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在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县干旱荒漠绿洲区研究了覆膜条件下隔沟交替灌溉(AFI)和常规沟灌(CFI)对地温的影响.结果表明,隔沟交替灌溉处理中,在灌水周期内灌水沟地温值小于非灌水沟,随着灌水后时间的延长,垄沟剖面的等温线图逐渐以垄中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在第一个灌水周期,AFI比CFI垄上地温略高:在第二、第三个灌水周期,AFI和CFI垄上地温的差值有逐步增大的趋势.
指针式喷灌是现代喷灌的一项新技术,结合玉米制种,不仅可提高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而且可使农民增收,已在宁夏贺兰山东麓成为玉米制种的主要灌溉方式,建成了喷灌节水示范区.试验针对喷灌条件下氮肥追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适宜氮肥追施量的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制种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曲线,在666.7m2施氮量25.5kg左右产量最高,制种产量达579.7kg.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设计的一种新型微压滴灌带的水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灌水器内部的压力和流速分布,预测了压力流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滴灌带灌水器的流量系数为0.4858,说明流道内为全紊流状态,有利于灌水器的消能,并可提高其抗堵塞性;灌水器进口及出口的压力变化很小,流道内沿水流前进方向压力均匀下降,流道单元相同时,压力变化幅度相同;流道内的流速可分为流道齿尖附近的主流区及齿脚
该文根据内蒙古乌盟后山旱作区特点,分析了传统的铧式犁耕翻在该地区的局限性和迟耕后带来的弊病,提出在耕作方式上应实现变传统的全部铧式犁耕翻为部分铧式犁耕翻和部分深松;变传统的平播为机械沟播。提出在后山要继续搞好少耕法的试验及相应措施。该文在提出新的耕作方式的同时还考虑到旱作区的蓄水保墒,防止土壤风蚀沙化的问题。认为在后山旱作区采取合适的耕作方式其防风固沙的效果比植树造林更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