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绿洲灌区秸秆覆盖免耕在生育期的土壤温度效应

来源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全国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rs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春小麦的生育期,NTS的“低温效应”显著,表现出明显的“冷环境”.NTS在各层的土壤温度及其日变化幅度均明显地小于CTS和CTB的.NTS使其日变化振幅减少,缩小早晚温差.一般情况下,早晨差值较小而中午或傍晚差值较大,同时,差值随深度的增大呈减小的趋势,尤其以中午5cm深处的差值最大.各层的日变化的最高峰值出现的时间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步向后推移,如在0、5、10、15、20、25cm各层的日变化的最高峰值出现的时间分别是14:00、15:00、16:00、18:00、19:00和20:00.NTS的生育期土壤日均积温值在各土层中均小于CTS和CTB.NTS具有减小耕层(0~15cm)的土壤容重的作用,导致土壤热传导率的作用降低,这也同时说明了为什么NTS的地温比CTS和CTB都低的原因.
其他文献
大量兴建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田水利设施已严重老化,处于闲置或废弃状态.这部分农田水利设施,不仅长期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影响农业生产、村容村貌和人畜安全.本文在分析这些农田水利设施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现状调查,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有效途径和关键技术方法.对在新的土地整理和农田规划中再利用技术、旧有设施修复与改造技术、土地资源释放与修复技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等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案
"真实"节水的理念由世行节水灌溉项目首次引入我国,并用于监控节水效果."真实"节水量即降低的当地不可回收的水资源消耗量,主要是无效或奢侈的蒸发蒸腾量(ET).ET的监测方法繁多且各有利弊,作为生产项目的应用,把它们分为地面监测和遥感监测两大类并予以介绍和评述.根据项目的要求,对两类ET进行了实地监测并分析对比了监测结果.对于节水效果的控制与评价,提出了ET管理的概念:首先,从总量上控制综合ET不应
本文通过对BP神经网络理论的分析和对其方法的改进,利用在内蒙古准格尔旗进行的雨水集蓄利用试验所得的土壤水分资料,建立了一个描述集雨补灌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变化的BP网络模型,模型同时考虑了多个气象因素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利用部分实测资料对网络进行训练,然后对2年不同灌水处理的土壤贮水量进行预测.经模拟分析认为,该模型能较准确的预测未来一定时段的土壤水分状况,可为当地雨水集蓄利用试验进一步进行提供科学依
选取黄河下游大型引黄灌区有关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影响灌区引黄水量的因素.研究认为,有效灌溉面积是影响引黄水量的主要原因.干渠衬砌率和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也是导致引黄水量增大的因素.此外,研究表明,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应加强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梅院泥灌区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是武汉市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该灌区为典型的长藤结瓜灌溉系统,水源为渠首由梅店水库、院基寺水库、泥河水库组成的混联系统.由于渠首水库群缺乏有效的调度规则,常常在非灌溉期存在弃水浪费而灌溉高峰期又无水可供的现象.本文重点研究了渠首水库群的优化调度.在对灌区31年的历史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渠首水库群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GAMS软件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根据求解结果,建立了三
本文通过解放闸灌域22个土壤水盐监测点110个土壤样本的采样分析,对区域土壤特征参数(容重、颗粒组成、有机质、电导值、水分特征曲线参数等)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利用土壤样本的水分特征曲线试验结果,建立了Brooks-Corey模型和Van Genuchten模型;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建立不同土壤类型的特征参数与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参数之间的土壤转换函数模型,通过模型的检验,认为利用土壤基本特征参数建立的多
农业高效用水对于保障用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结合相关课题,本文着重研究和讨论了与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水量调配和灌区管理相关的一些内容,从灌区上游的来水分析和预测,到中游的水库以及渠系的水量调配,再到下游田间农业用水三个层次选择部分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在分析典型干旱内陆河灌区农业用水现状和特征基础上,分析了水
采用312-D最优饱和设计,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光荣乡光荣二队进行了向日葵光合作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光合速率与籽粒产量正相关.水肥单因子对叶片光合速率影响的大小顺序是,氮>水>磷,在盐渍化土壤中氮因子对油料向日葵产量的作用比磷因子的作用要大,交互耦合作用对叶片光合速率影响大小顺序为:氮与水耦合>氮与磷耦合>磷与水耦合.水肥耦合促进叶片光合速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扩大叶面积、提高叶片蒸腾速率、增加气孔
在南疆阿瓦提县进行了棉花水平畦灌耗水规律及优化灌溉制度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的灌水处理,并连续观测棉花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变化,得出以下结论:棉花灌水量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高产,畦灌覆膜棉花灌水量一般在280~320m3/mu最佳,揭膜棉花灌水量一般以320~360为宜;棉花日耗水强度,揭膜处理蕾期1.9~5.8mm/d,花铃期3.5~8mm/d,吐絮期降到1.6~3.6mm/d;覆膜处理蕾期1.2~6.
地温表征了土壤的热状况,影响着土壤水分、空气的运动和变化,是决定作物生育进程的主导因素.本文以夏玉米生长季节为例,采用曲管地温表观测了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无覆盖(对照)条件下夏玉米田不同深度(0、5、10、15和20cm)的土壤温度,分析了不同覆盖处理条件对地温影响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和对照相比,地膜覆盖增温快,保温效果好,而秸秆覆盖可以有效地平抑地温的变化,降低地温的日振幅,缓和昼夜温差,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