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辣椒碱巴布剂的制备

来源 :第二届中药现代化新剂型新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xiangpiao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辣椒碱与蟾酥合用一方面减轻辣椒碱的皮肤刺激性、同时增强镇痛作用。因而,制备了复方辣椒碱巴布剂,以粘着力等指标考察优选了巴布剂的处方。中药镇痛组合物巴布剂除了避免辣椒碱的皮肤刺激性以外,还克服了黑膏药容易引起过敏、使用不方便、污染衣服等缺点,具有载药量灵活、保水、保湿、透气性好、药物透皮吸收好及无过敏、无刺激等优点。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HPLC-PDA检识中药中所含鞣质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70nm.测定14种文献报道含有鞣质中药材水解前后鞣质组成单元.结果:14种中药材均检测出鞣质,但鞣质组成存在差异.结论:本方法可以用于识别药材中所含鞣质.
目的:观察龙葵碱对HepG2细胞内caspase-3及Bcl-2蛋白含量的影响,阐明龙葵碱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和Bcl-2蛋白含量,并对二者在细胞内的位置进行定位.结果:龙葵碱能够显著升高HepG2细胞内caspase-3蛋白含量,降低Bcl-2的含量,并且均具有剂量依赖性.caspase-3蛋白和Bcl-2蛋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some special advantages for dealing with the unexpected events on epidemic disease.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oblem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t present,
会议
复方释药系统是当今医药界的研究热点.化学药(天然药物)复方释药系统主要是根据临床需要,依据各种成分的作用特点设计,以期达到协同或减毒增效的作用.中药复方释药系统一般是以精制的提取物入药,设计成同步释放、均衡释放或pH梯度释放,但这种设计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现代中药复方释药系统应以方剂的配伍为指导原则,从方剂中寻找设计依据,以治疗法则为核心,借鉴化学药复方释药系统的设计思路,运用现代制剂手段构建出
多糖类高分子作为制剂辅料应用广泛,因其可被结肠细菌降解的特点而成为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的新型载体材料.本文对近年来常用的多糖材料在口服结肠定位递送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如何使药物在细菌作用下尽快释放出来以及促进结肠对药物的吸收,仍是需要制剂工作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目的:优化妇炎康分散片的处方,并测定最佳处方的溶出度.方法:以崩解时间、硬度及片重为综合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筛选出妇炎康分散片的最佳处方.同时,采用RP-HPLC法考察了最佳处方的分散均匀性和溶出度.结果:最终确定优选处方的辅料比例为微晶纤维素(MCC)10%,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4%,交联聚微酮(PVPP)12%制备分散片的崩解时间为60±2s,硬度5.24±0.32kg,
目的:研究缓释软膏中药物的体外释放行为及影响因素,探索软膏中药物的释放机理.方法:本研究以替硝唑(TNZ)为模型药,分别以乙基纤维素(EC),卡波姆974(Carbopo1974),作为基质材料制备了TNZ缓释软膏.通过体外释放实验,分别以1h,3h和7h的释放度为指标,系统研究了各组成成分对软膏的缓释性能的影响.结果:以EC为基质的软膏有较好的缓释效果,随着EC用量的增加,药物释放减慢.与亲脂性
本文采用熔融缩聚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酸酐——聚十八二酸酐(POA),采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表征POA的各种性质。对POA的体外降解和释药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POA水解为二元酸组分,其溶蚀过程是表面溶蚀机理和本体溶蚀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以表面溶蚀为主。体外释放实验表明POA有望用于药物的控制释放。
目的:确定通关藤药材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溶剂提取、萃取、色谱分离等方法分离纯化药材中的化学成分,并通过波谱解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通关藤中分离得到5个甾体及其苷类化合物,tenacissoside A(1)、tenacissoside G(2)、tenacissoside I(3)、11-α-氧-2-甲基丁酰基-12-β-氧-乙酰基通关藤甙元B(4)和11-α-氧-苯甲酰基-12-β-氧-乙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