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纳米管的纳米催化剂制备与绿色催化氧化应用

来源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r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基于碳纳米管材料的催化应用,发展了碳纳米管表面修饰制备以高分散为特征的碳纳米管负载纳米催化材料的方法,制备了RuO2、IrO2、CeO2纳米负载催化剂.采用RuO2/CNT催化剂用于一系列醇的催化氧化,展现出优越的催化氧化性能,提出了催化氧化性能与催化剂电容关系.采用RuO2/CNT催化剂,以氧气为氧化剂一步催化氧化环己烷制备己二酸具有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在125℃,1.5MPa,反应6小时的条件下,环己烷转化率达到40%,己二酸选择性80%以上;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纳米科技的发展为绿色氧化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在煤直接液化技术发展的近百年历史中,国外开发了许多技术,但自二战以来,均没有工业应用。本世纪以来,中国开始了煤直接液化产业化的工作,神华集团的第一条100万t(油)/a的生产线已建设完毕,即将开始运行,全球瞩目。宏观而言,煤直接液化技术尚不成熟,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深入认识煤直接液化过程的本质,把握核心化学反应非常重要。目前文献中关于煤直接液化工艺发展的文章虽然很多,但大都源于一些早期文献,一引再
与其它化石资源相比,煤中含杂原子有机化合物(HACOCs)的含量很高。燃煤过程中诸多HACOCs转化为有害气体或气溶胶释放到大气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煤中诸多HACOCs本身可以作为精细化学品利用,附加值很高。因此, 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煤中HACOCs的存在形态对于控制燃煤污染及有效分离和利用这些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分级萃取、温和氧化、醇解和催化加氢及GC/MS分析等方法从国内外10
针对乙烯-降冰片烯共聚合过程,利用等活性及稳态假定,在考虑活性种浓度随初始单体比变化的前提下,分别建立末端和前末端动力学模型。首先对间歇过程的聚合反应速率、共聚物组成、分子量及序列分布等进行模拟计算,进而利用模型设计新的加料方式,即采用半连续工艺定量补加降冰片烯,以期调控共聚物组成变化。在此基础上,比较了间歇法和半连续法制备的具有相同组成但分布不同的共聚物热性能。结果表明,间歇法制得的共聚物组成分
会议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搅拌桨的构型:错位桨,叶片在中心圆盘上下交错布置,保持了搅拌桨的轴对称性,但增加了垂直方向上的不对称性。与传统的径流桨和轴流桨比较,主要以功率消耗、混合时间、气体分散能力为性能指标,考察这几种桨在混合性能方面的优劣。结果表明:错位桨相对于传统Rushton桨,功率消耗降低,适应气速范围广,轴向混合能力明显提升;在同等条件下与斜叶桨相比,气体分散能力强,混合时间减少。
电石乙炔法合成聚氯乙烯在中国氯碱行业中应用广泛,乙炔氢氯化反应制氯乙烯单体(VCM)是其工艺中的核心步骤,采用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来进行。固定床中的反应热点使得设备生产能力低,催化剂失活快,极大地限制了聚氯乙烯行业的快速发展。本文提出多段流化床反应器的新工艺来实现这一过程,从反应温度、乙炔空速、多段床等角度对流化床中的乙炔氢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筛选了适合流化床用的高强度椰壳炭催化剂,并成功地将该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