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yx液体栓塞系统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2例

来源 :第六届全国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27581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Onyx液体检塞系统是一种新型血管内治疗工具,包括Onyx烯基-乙烯乙醇聚合物、微粒化钽粉)、二甲基亚砜溶剂及配套输送系统。我科自2003年9月至今应用该系统成功栓塞颅内动脉瘤2例。本文介绍了Onyx的栓塞原理、适应症及注意要点。
其他文献
目的:对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探讨。方法:86例均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18例采用机械解脱弹簧圈(MDS),68例采用电解脱弹簧圈(Guglielmidetachable coil GDC),其中46例在破裂出血后72小时内获得治疗微导管到位后,根据动脉瘤大小来选择合适规格GDC。动脉瘤大于3mm,一般采用3D。然后由大到小规格填塞,每填塞一枚弹簧圈后,在没解脱前均造影检查,了解是否有载瘤动脉受
目的:探讨3D 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9例疑诊或确诊脑动脉瘤病例。在常规数字减影(2D DSA)的基础上,行3D DSA检查,并对其结果对比分析。结果:49例中,经3DDSA证实共检出47例53个动脉瘤,与2D DSA相比,3D DSA能更准确地显示动脉瘤形态、瘤颈及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精确计算动脉瘤的瘤颈、体大小,对微小或复杂动脉瘤的诊断亦明显优于2D DsA。结论:3D
目的:探讨3D DSA在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及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对49例疑诊或确诊动脉瘤的病例,栓塞术前、术中行3D DSA检查,其中10例作3DDSA随访。结果:49例中经3D DSA证实共检出47例53个动脉瘤,3D DSA对动脉瘤形状、瘤颈及瘤颈与载瘤血管关系能更好地显示。准确判断动脉瘤血管内栓塞的可行性,并为栓塞治疗提供最佳工作角度。12例病人因3D DSA检查而改变了原来的治疗方法。
目的:总结3例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致鼻腔大出血。方法:3例假性动脉瘤合并鼻出血,院外采用颈动脉压迫鼻腔填塞止血。3例经股动脉插管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术前Mata’s实验后行血管内治疗,术中采用球囊闭塞假性动脉瘤开口及颈内动脉的方法。结果:DSA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确诊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瘤体位于蝶窦内。3例均经球囊栓塞获得成功。结论: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破裂所致鼻腔大出
目的:回顾分析本科5年来收治28例单侧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探讨其病因、治疗及愈后。方法:28例患者分析其临床症状,均作CT检查,有无蛛网膜下腔出血,再作DSA脑血管造影,并对检查阳性患者作进一步治疗。结果:28例患者中20例为脑血管检查阳性。其中14例为后交通动脉瘤,1例为多发动脉瘤(包括后交通动脉瘤),14例经手术或介入治疗痊愈,1例破裂出血死亡。其余为2例海绵窦动静脉瘘,其中1例经介入治疗痊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后循环动脉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本组收治后循环动脉瘤12例。其中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7例,小脑后下动脉瘤l例、椎动脉瘤2例,多发动脉瘤2例,其中7例采用GDC栓塞治疗,4例采用Neuform支架结合GDC治疗,l例椎动脉小宽颈动脉瘤采用单纯Neuform支架瘤颈成形术。结果:loo%栓塞10例,95%栓塞l例。短期随访无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复查脑血管造影,显示载瘤动脉通畅
电解脱弹簧圈(GDC)的问世是脑动脉瘤(AN)血管内治疗的革命性进展”,并且成为一些中心的一线治疗方案。疗效的提高的因素之一是材料学的迅速发展。近来,又有许多新材料进入了临床应用领域。笔者对此进行总结。
目的:探讨和总结应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椎基底系动脉瘤的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颅内椎基底系动脉瘤,均采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治疗。结果:基底动脉3例,椎动脉远端9例,12例全部应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1例术后出现眩晕的表现。5例随访3个月,无复发、元狭窄及再出血。结论:在栓塞颅内动脉瘤时应用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可防止
目的:探讨可吸收聚合物涂层电解可脱性弹簧圈(M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对2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24个动脉瘤)于栓塞术中应用MDC。结果:24个动脉瘤中,100%致密填塞15个(占62.5%);95%填塞5个(占20.8%);90%填塞4个(占16.7%)。l例术后出现短期并发症。随访均无动脉瘤复发。结论:MDC能显著促进动脉瘤囊内血栓机化和瘢痕组织形成、内皮增生,较单纯电解可脱性弹簧
探讨颅内动脉瘤的形态、病生理,演变过程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些研究都依赖于建立可信的动脉瘤模型。本研究试图建立更加逼真的动脉瘤动物模型。希望它能在形态、病理和行为表现上都能模拟临床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