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自定义”思想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来源 :中国土地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tectivexi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计算机技术、GIS技术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已有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已经显现出一些弊端,需要一些新的思想和技术融入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来.因此,本文在分析了传统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引入自定义的思想,据此,提出了基于自定义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阐述了自定义思想的优势,同时主要实现了地籍系统中的表单自定义.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近年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和国土信息化方面的工作实际,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法、归纳分析法研究如何充分应用高新技术,提高土地调查的质量、效率,并提出几点思考.研究结论表明开展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乃至第二次土地调查,保证土地利用数据仍然保持真实性和现势形,必将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发展、保护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中,为了快速、准确获取耕地图斑坡度分级信息,研究基于DEM的耕地坡度分级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利用DEM数据及GIS空间分析技术,借助于ArcGIS软件,首先利用矢量化的等高线生成DEM数据并自动提取坡度信息,再与耕地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完成了耕地图斑的坡度信息数据的获取.最后将获得的耕地图斑坡度与第一次调查所获得坡度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解决了耕地
淄博市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系统的研究建立,构建起淄博市高精度测绘基准框架,为土地调查工作建立了控制基础,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就系统建设的基本情况,关键技术,测试精度,系统应用情况作一介绍.
第二次土地调查,是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头等大事,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涉及面广,其成果质量至关重要.为了探索调查方法,获取调查经验,保证调查质量,我们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面上顺利推开提供借鉴.
研究目的:对国土地政业务全过程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为国土地政业务全过程管理提供实施思路.研究方法:功能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土地政业务全过程管理是国土资源信息化逐渐向协同应用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对国土地政业务全过程管理内涵分析的基础上,从业务模型、数据模型和运行模型三个方面提出了国土地政业务全过程管理模式建立的方案.研究结论:提出的实施方案对于改造现状、加强国土地政业务全过程管理模式的建立是有益的.
正确选择适合本区域的调绘方法是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关键,它决定着第二次土地调查的进度和质量.本文论述了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采用综合调绘法的背景,以及综合调绘法与其他调绘方法比较存在的优势;结合黑龙江省东宁县农村土地调查部分具体工作,采用综合调绘法对项目区开展调查工作;通过实践剖析综合调绘法的可行性.
应用空间信息技术进行国土资源管理是现代国土资源管理的大势所趋,是必由之路.建立大容量数据库,多层面信息管理,实现国土资源信息共享、综合分析和决策支持,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了基础保障;通过基于业务流程方式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动态更新是保证信息现势性、一致性、完备性的必要条件;空间数据的动态更新,空间信息的分割合并及拓扑分析和空间信息的历史回溯,是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至此充分应用空间信息技
面对当今信息时代的社会要求,加快地籍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金土工程”成为“十一五”期间地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当前地籍管理工作远远没跟上社会需求和时代步伐的局面,为了加大力度开发和建设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化技术系统,推进信息技术在地籍管理中的广泛、深入运用,为增强地籍管理的宏观调控和管理能力,应从地籍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入手,对地籍信息技术层次定义内涵进行研究,着眼于地籍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和技
建立地籍信息系统是土地管理部门提升土地管理水平和效率的必由之路.本文介绍了地籍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地籍信息系统开发建设上的先进经验,论述了我国地籍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及面临的许多难题与问题.最后,本文提出数字地籍将是未来地籍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江苏省如皋市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土地利用更新调查项目,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市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通过以ArcGIS作为开发平台,以Oracle9i数据库结合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来实现土地利用数据的无缝存储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