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型服务区规划探讨交通建设带动副都区发展模式

来源 :第二十一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_ak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TOD)大众运输为导向开发模式,主要指以大众运输枢纽和车站为核心进行土地利用,以高密度发展、土地混合使用与都市设计等手法,提高民众对对众运输之使用率,藉由整合公交车、捷运、轻轨等具高运量、低污染的大众运输系统,降低私人运具环境之负面冲击.经由都会快速道路环线和高速路网布设之BRT快速公交车系统连接区域性城镇,透过交流道、服务区建设与新市政建设、区域性中心镇及交通转运中心建设,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营造兼具生活、商业和交通机能的完善生活空间,提高周边土地的商业价值和开发计划的可行性,从而扩大城市格局,解决中心城市交通拥堵及土地稀缺的问题.本研究以浙江省温州市瑞安东新型服务区开发为例,经由结合服务区及交流道区位及功能,透过高速公路交通优势、TOD大众运输导向都市概念之城市综合体规划,探讨兼具交通服务、商业、游憩、住宅等功能之新型服务区带动周边副都区发展之模式,作为未来纾解中心城区开发压力,带动地区成形、发展之城市建设参考.
其他文献
港区海洋气象环境实时监测(传输)系统核心是及时将海洋气象环境要素观测值予以传输和显示。系统最早建成于美国的一些港口和海湾,如美国的纽约港、新西泽港、西雅图港等,近年台湾和日本的一些港口亦已建有该系统。而我国少数港区该系统的建立尚处于摸索阶段。我处尝试在唐山港京唐港区、秦皇岛港建设港域环境监测系统,可提供有效可靠的海流的流速、流向、气象的温湿度、风速风向、能见度等实时数据,为港口海域的船舶航行安全、
随着黄骅港航道通航密度的加大,黄骅港航行的复杂性也必将加大,而且黄骅港秋冬季雾天较多,因此,在航道上合理、科学的设置雷达应答器,将有效提高船舶在航道的安全航行。本文介绍了雷达应答器配布原则,浅谈了黄骅港雷达应答器配布的应用情况。
RBN/DGPS基准台站设施是由天线天调、地网、基准台、播发台、完善性监控台和稳压电源、UPS不间断电源、发电机组组成。只有维护保养好它,不但让你省心又省力也可节省财力,还能延长其寿命,保证运转正常保证准确助航。要想使设备正常运转就离不开对设备的日常维护、设备检修和日常管理。本文主要介绍RBN/DGPS基准台站的日常维护、设备故障维修、日常管理等。
近期国际航标协会(IALA)提出建立IALA-NET,即通过因特网来向所有提供自己国内AIS数据的国家当局提供准实时的AIS数据交换服务,以改进和协调世界范围内的航标,促进船舶安全、经济和有效地航行。我国作为IALA理事会成员国和IALA-NET的积极响应者,理应推进IALA-NET的建设工作,本文浅谈IALA-NET背景、意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本文综合分析了各类影响航标抛设定位的因素,阐述了现役大型航标船利用DGPS为港口航道抛设活节式灯标的布设过程,并对布设过程中提高定位精度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描述。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航标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航标定位及航标同步闪技术等。DB-01型导标灯就是导标灯控制主机的同步控制(外接GPS天线)应用了GPS原理实现了导标前后同步闪。本文介绍了DB-01型导标灯的构成特征,阐述了DB-01型导标灯系统功能,浅谈了DB-01型导标灯系统在石头角导标的应用情况,分析了DB-01型导标灯系统的航标效能。
本研究针对雪山隧道,透过闭路电视摄影机所摄取之影像数据,以微观观测方式全程逐一追踪自由行驶车辆,据以分析整体行车之特性.研究结果发现,南、北向隧道孔之行车期望速率呈现明显的不同.南向隧道孔车辆于进入隧道后不久,平均速率达到最高,而后开始呈现缓慢下降之趋势,至出口处降至最低;而北向隧道孔则以中段过后不久期望速率达到最高,其次为出口前,入口处之期望速率则为最低.就全线行车速率而言,无论南向或北向隧道孔
组织是藉资源搜集与分配以达到特定目的的有机体,运输是人类因地形限制与经济活动衍生的物质空间活动,运输组织是1项有机体的活动,基本的运输形态有陆上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与管道运输.由于载具的改良,配合空间概念的扩大,使距离定义缩小,在克服地形及速度的优势,航空运输发展成为本世纪的主要运输型态.由于航空燃油成本占经营成本的20%~40%,根据IATA的统计,油价是航空公司经营的重要成本,本论文藉公共
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制式选择,逐渐成为轨道交通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目前大陆有轨电车建设经验较少,大陆有轨电车的设计理论仍处于不成熟阶段,本文主要研究现代有轨电车与道路交通相关的设计问题,以期对大陆现代有轨电车的设计理论作一个有力的补充.
本文介绍了铁路客运枢纽的总体布局模式及其特点,同时,阐述了枢纽一体化换乘组织方式;在枢纽换乘距离评价方面,本文提出了应用人体生理指标评价枢纽换乘换乘距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