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鼻诊的研究与思考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2gst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鼻虽位居人体头部,为外在的独立器官,但通过经络气血的联系与沟通,与内在的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联系。鼻诊作为中医的特色诊法,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鼻的各种表现及其变化,测知脏腑功能强弱及气血阴阳盛衰的具体病机。文章从鼻诊的理论基础、鼻诊的诊断要点、鼻病常见症状及体征的辨病与辨证进行阐述,旨在为鼻诊的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黄帝内经》《脉经》等相关古代文献的梳理,归纳了代脉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为脉象的规范化研究及指导临床实际提供一定依据。归纳结果表明:1)代脉脉势较弱,脉率缓数不定,为有规律歇止且歇止时间较长的脉象;2)代脉主病当为脏器衰微,但是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打损伤及女子怀胎三月等情况见到代脉几率较低,医者当于临床加以体会鉴别。
目的:运用电子鼻探讨慢性胃炎患者常见病性间的口腔呼气的气味图谱特征.方法:选择618例慢性胃炎患者,运用证素辨证方法,进行病性证素诊断与寒热病性分组;运用基于阵列式气体传感器技术的医用电子鼻(EN011103-A)采集口腔呼气的气味图谱,选择气味图谱响应曲线的振幅和斜率作为图谱特征参数,探讨慢性胃炎常见病性证素间的气味图谱特征.结果:①慢性胃炎的常见病性证素为:热、气滞、湿、阴虚、痰、气虚和阳虚.
“覆溢脉”是真脏脉之一,许多古代文献中的记载都可以查阅到其记载于临床应用。但遗憾的是,后世医家未能充分理解“”的深刻含义,或错将“覆脉”作“履脉”。笔者通过整理中医古籍相关“覆溢脉”的文献,分别就其脉形描述及临床病理诊断学意义作简要探讨。
舌下脉络的论述由来已久,然而相关研究却相对较少,笔者通过查阅近几年文献发现,目前关于舌下络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正常舌下脉络的形态,舌下脉络与各疾病的相关性以及舌下脉络的信息识别和提取等方面,体现出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使其诊断标准化、规范化,有利于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的发展,可进一步发挥中医诊察疾病的优势。
随着证素理论的提出,研究者对这一领域纷纷展开探索,而以证素来研究医案的工作也在日益兴起。文章选取近十年30篇从证素角度对医案进行研究的文章做一系统综述,为学者和临床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会议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综合征(peirmenopausal period syndrome,PPS)妇女证素特征,探讨其证素聚类规律.方法:收集PPS患者459例,采集相关临床资料,以证素辨证的方法分析PPS的证素分布特征,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位涉及五脏六腑,以肝为最多,达72.55%(p<0.01),其次为肾55.34%、脾30.28%和胞宫31.37%(p<0.01);(
目的:比较特发性膜性肾病薄苔和厚苔患者各自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日本岛田丰舌苔厚度评分法,将收集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分为薄苔组12例,厚苔组11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肝、肾功能及血脂情况.结果:两组膜性肾病患者血脂水平均偏高,厚苔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明显低于薄苔组(P<0.05).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舌苔的厚薄可能与肝酶及
目的:探讨早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中医证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64例早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中医证素辨证方法,确认其中医病理特点,同时运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肝功能各项指标,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肝与ALT相关,脾与TBIL、DBIL、IBIL明显相关
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常见脉象与病性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为探讨常见脉象的临床意义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课题组统一制订的《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进行全国多中心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收集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中医症状、舌象、脉象等信息,制订《肝炎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辨识标准》,依此判定患者的病性类证候要素类型;统计学方法采用频数、频率等描述性分析与简单相关分析的方法.结果:801例患者中,选取出现频率大
目的:通过理论数据研究,探讨慢性胃炎各证素与胃黏膜糜烂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证素辨证法为胃黏膜糜烂病理变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1205例患者按照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结果分为糜烂组和非糜烂组各336例、869例.然后采用证素辨证法统计两组各证素积分,再通过统计学分析对两组证素积分进行对比,以探讨其差异性.结果:两组痰、热证素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脾胃痰热蕴结是胃黏膜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