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税收渎职犯罪构成要件若干问题之研析

来源 :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收渎职犯罪是1997年修订后的新刑法典专门规定的涉及税收方面渎职犯罪的一个罪种,它是从1979年刑法和相关单行刑法中的渎职罪中分离而来的,具体包括了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和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三个罪名。税收渎职犯罪的单独设立,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渎职罪的“口袋”状况,使得这类犯罪的罪刑条款更为明确、具体,体现了罪刑法定的原则。国家工作人员的税收渎职行为是造成国家税收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刑法理论界对其的认识和研究却并不够充分,司法实践中对该类罪名的适用也较为鲜见。为此,有必要对该类犯罪的构成要件中突出的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犯罪构成要件
其他文献
为实现刑罚的个别化,在宽松的刑事政策指导下,在刑罚人道、谦抑、经济性思想的支配下,缓刑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被判处短期自由刑的犯罪分子绝大多数都适用缓刑,放在社会上接受
会议
缓刑即暂缓适用或执行刑罚。缓刑制度是一种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它给犯罪分子一段时间的考验期限,考察犯罪分子的表现,以决定是否执行原判的刑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犯罪分
会议
本文首先概述了法官渎职犯罪的情况,然后介绍了法官读职犯罪的构成要件,最后探讨了法官读职犯罪如何防治。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
会议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
徇私枉法,是司法腐败的典型表现。它既危害到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及国家的司法公正,也可能侵害到司法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国家均为刑事立法所关注。
根据刑法第399条第2款的规定,所谓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是指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 根据2002年3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目的观察碘酸钾和双酚A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BHP10-3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10-3~10-10mol/L碘酸钾和10-3~10-10mol/L双酚A(BPA),10-7mol/L碘酸钾+10-8mol/L双酚A培养BHP10-3细
刑法第399条第1款规定,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
会议
1997年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分则第九章规定的渎职罪中,共有17种犯罪涉及“徇私舞弊”。由于这些犯罪都以徇私舞弊为犯罪构成要件,理论上通常把它们称为徇私舞弊型渎职犯罪或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