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相变新理论(摘要)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固态相变、凝固及应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xiong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批驳马氏体切变机制的同时,提出了马氏体相变新机制:过冷奥氏体在相变驱动力推动下,碳原子、铁原子等所有原子有组织的集体协同地热激活跃迁位移,每个原子移动距离远远小于一个原子间距,实现面心立方晶格(fcc)到体心立方(bcc)或体心正方(bct)的品格改组,在品格改组过程中,为了调节应变能而形成高密度缠结位错或精细孪晶或层错等亚结构,是无扩散性的一级相交。隐晶马氏体的形成与奥氏体成分的不均匀性有密切的关系。过共析钢在Ac1~ACcm之间加热时,奥氏体晶粒细小,碳化物不能完全溶解,故得到细小奥氏体晶粒+大量弥散的未溶碳化物,其中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合金元素分布极不均匀。存在碳含量不等的许多微区,各微区具有高低不同的马氏体点(Ms点处处不等),则各个微区中马氏体形成温度不等,转变存在先后,马氏体片长大受到限制,刚刚形成即刻终止,不能长大为尺寸较大的马氏体片。
其他文献
By combining methods of ESI MS and tunable IR laser, the IRPD spectra of complex ions of amino acids were obtained in the gas phase.These results can be further combined with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富含于大戟科植物的蓖麻烯型二萜类化合物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很强的生物活性,例如当归酸巨大戟酯已经被临床用于治疗日光性角质化病.研究这些重要的活性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将为用生物合成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工业生产开辟道路,因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采用先进的基因组测序技术,已经完成蓖麻(Ricinus communis)的基因组测序.在前期的研究中,一个迄今为止最大的植物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被鉴定了出来,包括
本文设计了一种只含有C,Si,Mn和Al等基本元素的新型低温贝氏体成分,通过控制淬火至不同的低于Ms点的温度,定量分析了不同体积分数的预相变马氏体对低温贝氏体相变孕育期、相变动力学及显微组织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马氏体预相变工艺加速随后的低温贝氏体转变,且随着预相交马氏体量的增加,贝氏体相交孕育期显著缩短,这是由于预相变马氏体引起奥氏体中位错密度的增加,贝氏体可形核位置增加,贝氏体相变完成时间缩
镍基高温合金由于其良好的高温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和工业燃机的涡轮叶片.早期用精密铸造工艺制成的高温合金叶片为等轴晶组织.利用定向凝固的方法可以获得柱晶或单晶组织的叶片,分别消除了与主应力轴垂直的横向晶界和所有的晶界,使叶片高温性能有了明显提高.镍基高温合金中添加了多种合金元素,为复杂的多元体系,其凝固过程呈现为复杂的多相析出过程.一般认为,随着温度下降到合金的熔点以下,熔体中首先出现树枝状的
近年来,突破传统合金设计理念桎梏的高熵合金以其简单的结构、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关注.为获得由HCP结构Laves相与FCC结构固溶体构成的双相高熵合金,研究双相高熵合金强韧化机理,采用高纯Co、Cr、Fe、Ni、Ta作为原材料,采用真空电弧炉在氩气氛围中熔炼CoCrFeNiTa0.3高熵合金,在电磁搅拌作用下,反复翻转5次熔炼以保证成分均匀。采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仪、纳米压痕对其相结构
The combined additions of Rear Earth (RE) elements, such as Sc, Yb, Er, with Zr to A1 lead to formation of L12-A13RE in the early stage of decomposition and act as nucleus for L12-A13Zr due to differe
会议
脉冲爆炸-等离子处理技术是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改性效果优良的表面改性技术,具有极佳的科研价值和应用前景.本课题采用脉冲爆炸-等离子处理技术对T8工具钢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使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处理前后T8钢的组织形貌、物相结构和晶界分布,发现脉冲爆炸-等离子处理使T8钢表层形成了外层为柱状区、内层为组织细化区的双区改性层,改性层厚
本文对比研究了重力铸造和离心铸造成型高温合金薄壁铸件的铸造能力和力学性能.研究发现:离心铸造薄壁充型能力优于重力铸造,可成型壁厚大于1.0mm薄壁铸件.在离心力场作用下,离心铸件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和持久寿命分别比重力铸件提高了2.2%,7.4%和41.1%;但是断后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分别减少了10.9%和25.0%;两者持久塑性差异较少.反常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与离心力加剧强化元素偏析和铸件充型过
本文选用Zn-1%Al-1%Mg合金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凝固方式下的合金凝固组织进行分析,采用电化学实验对其耐腐蚀性能进行了探讨。镀层技术是提高钢铁耐腐蚀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与传统的纯锌镀层、Galfan镀层以及Galvalume镀层相比,锌铝镁合金镀层具有更优异的切口保护性能和大气耐腐蚀性能,被广泛用于汽车、建筑、交通等领域.目前,锌铝镁合金的不同微观组织对合金的腐蚀性能的研究较少.马瑞娜等研究了
铝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因其合金成分、凝固条件的变化形成不同的微观组织和凝固织构,从而影响其使用性能及其后续加工工艺.本文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表征了铝合金定向凝固过程中的生长方向,研究合金成分与凝固条件对二元A1-Mg、A1-Sn合金凝同组织及其生长方向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添加Ti、Zr等微量元素细化合金微观组织,控制其凝固织构.研究表明,溶质元素Mg、Sn含量分别对Al-Mg、Al-Sn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