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应用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可改善骨肉瘤患者的总生存率:一项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

来源 :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u1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化疗联合围手术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无远处转移骨肉瘤的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非随机入组。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与颈椎管成形术术后矢状位平衡变化。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上海长征医院收治100例因颈椎管狭窄症接受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前路组)或颈椎管成形术(后路组)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以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及其改善率评价神经功能。并记录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各组患者C2-7Cobb角、矢状面垂直轴(Sagittalver
目的:断指患者受伤至术后72h之内,在抗凝、解痉、抗炎的情况下,根据断指再植患者术后不同时段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通过突击扩容观察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粘附率和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改变。探讨提高液体灌注量在高海拔地区断指再植术中的临床意义。
比较四种短节段椎弓根固定(SSPSF)方式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采用SSPSF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79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跨伤椎固定(A组)、切开复位附加伤椎固定(B组)、经皮跨伤椎固定(C组)和经皮附加伤椎固定(D组),比较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当天VAS;术后伤椎前柱高度矫正百分比、矢状位Cobb角矫正度、伤椎后凸角矫正度;终末随访时伤椎前柱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