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Wellens综合征1例

来源 :安徽省第十七次心血管病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2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ellens综合征是以心电图T波改变为特征,伴严重的左前降支冠脉近端狭窄的临床综合征,Wellens综合征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心肌顿抑与心肌冬眠有关。多数学者认为,当左室前壁心肌缺血严重时,可引起T波特征性改变,而T波的演变则反映了缺血区顿抑或冬眠心肌功能的恢复情况。随着心肌缺血的改善。T波倒置程度逐渐变浅,室壁运动障碍得到改善,心功能逐渐恢复。部分病人可以出现心肌损伤标记物轻度增高,说明心肌有损伤坏死,这种损伤、坏死因深度浅(较心内膜下心梗还要浅),不足以引起QRS波及ST段像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那样的动态演变过程,只能够引起T波的特征性演变,是心肌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此种看法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Wellens综合征病人心绞痛发作时的症状与其他类型心绞痛症状相同,体格检查无特殊体征,病情进展可出现心功能不全。心绞痛症状与心电图改变不同步,先有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的病史或心绞痛发作在前,心电图T波改变常出现在胸痛缓解后数小时或数天(多数在24小时)内,即心绞痛发作后的无症状期。大部分患者的心肌坏死生化标记物正常,部分患者cThT (I)轻度升高,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weltens报道180病例中,只有21例(12%)同时有心电图变化和酶学增高。部分Wellens综合征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出现左室前壁运障碍,可以在数天或数周内逐渐恢复正常。心脏磁共振延迟成像(CMT-MDE)检查可以发现小范围的心肌坏死。Wellens综合征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据报道大约有75%的病人会出现心肌梗死。所以该综合征的意义在于早期识别前降支近端的不稳定病变,此类患者极易进展为急性ST段抬高的广泛前壁心梗,应尽早行PCI处理。一旦发生急性闭塞,即使争分夺秒地行急诊PCI也只能挽救部分心肌,对于那些即将发生急性闭塞的病变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避免一次STEMI是非常有意义的,行PCI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病人价值大。值得注意的是当病人无胸痛发作时,存在Wellens综合症的T波改在变时,用运动平板试验去评价是否存在冠心病是不合适的。
其他文献
Frank征,亦称:Franks征、耳褶心征。最早由Frank ST在1973年提出,他在尸体解剖中发现,凡死于冠心病的患者,耳垂皮肤几乎都有一条褶皱,从而得到启示,对有耳垂皱褶者行冠脉造影,其中发现约90%患有冠心病。于是提出了诊断性的耳垂皱褶常能预示存在冠心病,并用以筛查和诊断心血管病变。且Frank征可能对于小于60岁的患者可能具有更好的筛查性。Frank征的形成机制可能系耳垂长期血运障碍导
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室性早搏发病率高,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正常健康人群中,其发病大概为1%至4%[1].室性早搏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导管消融术.随着导管消融技术不断改进和发展,室性心律失常经导管消融的疗效不断提高,其适应症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三维标测系统的推出,更是让导管消融技
心肌缺血再灌注时钠泵功能明显受损,而钠泵活性降低又加重细胞内钙超载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另外,钠泵信号通路障碍也是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重要因素。而地高辛抗血清能够与内源性洋地黄素结合,减轻其对钠泵的抑制作用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以后如果能够研制出起到钠泵保护作用或者激动钠泵信号通路的药物用于临床,这将给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带来新的曙光。
介绍一例患者,男,62岁,一个月前因病窦综合征植入DDD起搏器,起搏器术前即发现频发室早,此次系因心悸胸闷入院。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冠脉CTA凭借其无创、经济、方便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冠心病的筛查诊断,尤其是双源CT及多排(128和320排)CT的出现,扫描速度可达45cm/s,在1/4心动周期内即可完成冠脉成像,从而大大提高了冠脉成像质量及降低了受心率等条件的限制。虽然冠脉CTA的阳性预测值可达93%以上,但仍会因各种原因导致假阳性及未能真实反映病变情况。这些影响图像质量的情况不仅与硬件设备有关,还与
房颤和心衰经常因共同的危险因素和病理生理机制共存。房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缺乏针对性治疗策略。尽管有大量的临床试验为单独存在的房颤和心衰提供不同治疗策略,但很少关注这两种疾病共存的治疗方案。所以当管理一个心衰合并房颤患者,临床医师应意识到常见疾病共存的预后以及合理治疗策略。
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临界病变是冠心病介入诊疗中热点课题之一,从狭义上可定义为目测狭窄程度为50%~70%的冠脉病变(又称轻中等程度狭窄).因冠脉造影(CAG)提供的有限信息,给予药物治疗或是介入治疗,存在争议.近年来,一些研究[1-2]提示部分突发急性心血管病事件患者在CAG提示病变冠脉为轻中度狭窄.一些研究已经证实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VP)是导致突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近年来尽管诊治策略的不断改善,心力衰竭仍然是在世界范围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心衰的诊治方法,减少死亡率.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病理生理学水平,已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MicroRNAs (miRNAs)是一类约由22个核苷酸组成的内源性非编码的单连短RNA,其在细胞质中可以与信使RNA (mRNA)的3’非编码区特异性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通常是指冠状动脉动造影(coronary amgiography,CAG)显示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40%且≤70%的病变,虽然它能较好地分析病变的部位狭窄程度和受累范围,但CAG是冠状动脉管腔二维投影图像,不能反映斑块的真实体积和结构,无法预测哪些斑块会发生破裂并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加.目前关于临界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中容易忽略的问题,本文采用虚拟组织学一血管内
冠脉开口病变是指距离开口3mm以内的病变。根据解剖特点,开口病变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主动脉—冠脉开口病变:累及主动脉与右冠开口、左主干开口或大隐静脉桥开口连接部位的病变。2.非主动脉-冠脉开口病变:累及前降支和(或)回旋支开口的病变。3.分支开口病变:累及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入如对角支、钝缘支、锐缘支、右室支、左室后支和后降支开口的病变,也属于分叉病变的范畴。非主动脉-冠脉开口病变有如下特点: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