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鼻窦巨大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并文献复习)

来源 :2013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y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是较少见的一种低度恶性,易于误诊的肿瘤.所见报道多发生于四肢和全身的皮肤和软组织,原发于鼻腔、鼻窦者罕见报道.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是少见而易误诊为癌和其他血管内皮瘤的肿瘤,其病因学尚不清楚,是近10年才认识的低度恶性肿瘤。1982年由Weiss和Enzinge首先报道并命名。此瘤各年龄组、男女均可发生,可发生在许多部位,包括皮肤、骨、胸膜、肝、腹膜和淋巴结,发生在软组织的该肿瘤多见于成人,且常发生于四肢的静脉壁,也可发生于头颈部、躯干、脑、心脏等处。对大多数病人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可治愈。病理检查肿瘤由红染的粘液样基质和散在分布的肿瘤细胞构成,即使在坏死物较多情况下仍可找到上述2种成分,瘤细胞外观多形性,呈鳅蚂状、多突状,根据FNAC涂片肿瘤细胞粘液样基质散在分布、核轻度大小不一,外观多形,胞质丰富,淡蓝色,含嗜碱性细颗粒,仔细寻找可见核内包涵体,该肿瘤属低度恶性或交界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瘤细胞具有上皮样或组织细胞样的形态,瘤细胞圆形或多角形,三五成群呈小巢状、索状、不规则状排列,分布于粘液间质中,间质可显著或少量粘液样变或玻璃样变,瘤细胞内含有原始血管腔,核分裂象、多形性及坏死少见,部分病例伴有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瘤改变。而依据形态特征,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波形蛋白、CD31、CD34阳性,CK弱阳性,破骨细胞样的多核巨细胞CD68和al-AT阳性、电镜观察胞质内含丰富的微丝和少许的WP小体和临床特征:病变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常与血管有关,尤其与静脉壁相关明显,肿瘤可多发、单发,可复发,约20%病例可转移,有利于确定诊断。诊断需与软组织内转移性癌、上皮样血管瘤、上皮样血管肉瘤相鉴别。
其他文献
本试验是在山楂采收后一个月,选用了0.1、0.07、0.015毫米三种不同厚度的塑料薄膜,进行小袋包装自然降氧气调贮藏试验,从1981年11月21日起至1982年6月17日止,贮期为216天。试
本文首先提出多媒体通信对通信网络的要求 ,对现有通信网络对多媒体通信的支持作了详尽的分析 ,最后提出多媒体通信网络建设方法 This paper firstly put forward the requi
  目的: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分析,评估鼓室内激素注射对突发性聋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1 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科行鼓室内激素注射治疗的突发性聋病人20例,其中不适合全
会议
鼻石,也叫鼻石病或鼻石症,是矿物盐类在鼻腔异物周围经数年的沉积而形成的块状物,笔者于2011年9月用鼻内镜治疗了一巨大鼻石患者.取尽鼻石后右侧鼻腔通气尚可,故未作鼻中隔矫
会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通信业务出现了高层次和等样化的需求,这对通信网络的容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光通信技术的出现给通信领域带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专家预计2000年年世界
受国际教师教育“回归实践”思潮的影响,在学前教育专业向应用型转型的大背景下,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教育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最重要环节,在培养师范生由学生向教师角
  目的: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分析,探讨岩部次全切除术适应症,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1月-2013年5月在我科行岩部次全切除术的15例病例,其中胆同醇肉芽肿4例,恶性
有人说,他是燃烧的蜡烛,为学生默默地奉献着光和热。有人说,他是吐丝的春蚕,为校园编织出张张色彩斑斓的网。我们说,他更像一位辛勤的园丁,寒暑易节,风雨兼程,在教育这块园地上默默地
《周易·系辞传》引述经文的爻例共有19则,体现了作者关于自然、社会、政治、人生等众多极具价值的思想:从统治者角度出发的政治观,包括统治者应当谨言慎行,为政当“有位”、
单发性神经纤维瘤为周围神经纤维成分局限或弥漫性增生所形成的瘤样肿物。好发部位可在耳、鼻、鼻窦、咽、喉、但以鼻腔和鼻窦为主。以鼻前部(鼻前庭、中鼻道)常见,来源多为下鼻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