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经侧脑室额角及三角区穿刺治疗脑室内病变的技术优势(附临床病例分析)

来源 :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年会摘要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77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单纯在神经内镜下经额角及枕角穿刺切除脑室内病变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科于2013年下半年完全在神经内镜下经额角及枕角穿刺,对31例脑室内病变进行切除,包括4例鞍上池囊肿;1例双侧额角间囊肿;3例侧脑室体部囊肿;2例侧脑室枕角囊肿;2例三脑室囊肿;2例透明膈后部囊肿;2例室间孔处囊性脉络膜肿瘤;1例侧脑室枕角囊性脉络膜肿瘤;4例三脑室后部生殖细胞瘤;1例三脑室后部胶质瘤;1例双侧室间孔区间胶质瘤;1例左侧额角胶质瘤;2例三脑室后部中脑导水管开口处炎症(堵塞室间孔);1例右侧侧脑室室间孔炎性堵塞;3例实质性脉络膜乳头状瘤;1例脑室内复发胆脂瘤。31例均有不同程度脑积水,症状分别有头痛、恶心、精细动作差及行走不稳等。方法手术于右侧额角或三角区钻孔后,使用工作通道造瘘或四通道神经内镜直接穿刺进入侧脑室,于室间孔处、透明膈后部及三脑室后部发现病变。鞍上池囊肿手术方式尽可能切除囊肿壁、显露中脑导水管、三脑室底(囊肿底)造瘘。异位颅咽管瘤则切除病变及行透明膈造瘘。透明膈后部囊肿则切除部分囊壁,开放囊肿腔。三脑室后部占位取病理活检后再行三脑室底造瘘。结果 31例患者中,其中1例三脑室后部胶质瘤患者术前在外院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三月,因腹膜炎后分流管堵塞后行病理活检及三脑室底造瘘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其家人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其余30例术后颅内高压症状完全消失,术前在外院鞍上池囊肿患者精细动作及行走不稳较术前明显好转。异位颅咽管瘤患者术后第四天出现剧烈头痛及高热,考虑系术中囊液释放刺激引起,腰穿三次,一周后症状完全消失。30例患者术后及随访影像学资料示脑室明显缩小或正常,脑沟及各脑池无受压迹象。结论完全在神经内镜下经额角穿刺切除脑室内各种病变是一种微创,以往显微镜下不可完全替代的显微外科技术,术者应充分熟悉脑室内各显微解剖结构及相应脑室结构的头皮映射部位,掌握一手持镜,一手操作的显微技巧,最好具备丰富的显微临床经验。严格掌握内镜下治疗脑室内病变的适应症,减少术中副损伤,便可最大程度地获得脑室内病变切除的最佳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如何实现全民健康是现代国家卫生治理的核心问题之一。城市和农村二元社会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带来了挑战,但我国也存在独特的制度优势。割裂和碎片化是卫生体系绩效低下的主要原因,为实现“病有良医”这一目标,我国不能照搬西方经验,必须从国情出发,建立有效的卫生治理体系。从体系整合的不同模式、形式、程度,分析和总结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三明和深圳改革经验发现,整合是卫生治理的基础,卫生治理相应地促进整合。以满足
目的探讨分析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施行神经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组。观察组28例,均予内科保守治疗基础上神经介入治疗(支架和机械取栓);对照组32例,均予内科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缺损(NIHSS)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补短板,更加注重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着力完善各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大对广大患者尤其是大病患者的补偿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