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兰老岛以东海域气旋式环流区的三维结构特征及变化规律

来源 :第八届全国海洋资料同化研讨会暨第二届Argo科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日本气象厅(JAMSTEC)提供的Argo格点温盐度资料,系统地研究了棉兰老岛以东海域气旋式环流区的三维结构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气旋式环流区的水平位置大致处于一个纬向延伸的狭长带(由5°~10°N,127.~145°E包围的区域)内,其垂向范围大致在50~600m水深之间,且其强度并非表现在表层而是在次表层100~200m附近最显著.温盐结构表现为深层低温、低盐水向上涌升增强,温跃层深度变浅,上混合层厚度变薄的特征.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该气旋式环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信号,表现为冬强秋弱,并且具有一年和半年的较为显著的变化周期.在El Ni(n)o期间,气旋式环流区的次表层水温明显下降,环流增强.局地风场对该气旋式环流的变异起着重要作用,其变化与该处风应力旋度的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346.该气旋式环流的变化和暖池的变化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在暖池发展比较充分时,由于其暖水范围的增大和暖水厚度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会抑制气旋式环流的发展;反之亦然.
其他文献
本文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入海河流南流江的水量水质综合评价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南流江常乐水文站的水量和水质监测资料,进行了南流江生态需水计算和单因子水质评价.采用水量水质的同步数据,对南流江常乐站的控制区域进行了水量水质综合评价.计算结果表明,2003-2008年南流江常乐站控制区域的可利用水资源量呈下降趋势,属于水质型缺水.
本文开发建设了珠江水量调度辅助决策系统,介绍了系统总体设计,重点分析了系统功能组成,探讨分析了系统开发主要关键技术.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界面友好,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可为珠江水量调度提供可靠的辅助决策手段。
密云水库是北京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分析该地区降水量与径流量特征,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收集了密云水库流域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的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降水量、降水时空分布规律及频率特征;径流量的年内、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密云水库流域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不均匀,年内变化主要集中在6~9月;径流量呈减少态势,尤其1999年以后减小趋势更为明显,其演变规律表现出明显的
沼气的回收利用是可持续废水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沼气中硫化氢含量高达3000~9000ppm,会对职工健康及电机设备造成严重影响.北京排水集团自主研发设计的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湿式催化氧化法沼气脱硫工程在国内首次投入运行以解决这一难题.本文针对该工程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完善工艺设施、优化工艺参数、改造自控系统、改进操作步骤等措施,改进了工程中存在的设施腐蚀严重、部分管线冻裂、劳动强度大、使用有毒药剂
目前有关色度、BOD、COD、TN、TP等综合指标和特定物质浓度等单一指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变化情况的研究较多,但生物毒性指标变化的研究非常有限.本文主要对某污水处理厂过程水的毒性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估,发现进水毒性较大,对发光菌的抑制率平均为86%,样品的毒性在一级处理后没有降低,初进的毒性(平均抑光率为91%)较总进水毒性大,原因是初级处理中物理搅动使污水中的毒性物质得以释放,抑制了发光菌的发光.初
城市一旦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后果极为严重.本文阐述减轻城市自然灾害的6个方面对策:培育防灾文化、防灾法规建设、灾害信息系统,构建防灾社区、建筑设防加固、灾后火灾扑灭.讲述了防灾文化是防灾知识、能力和习惯的总和,防灾法规建设对于减轻城市灾害极为重要,建设有信息、有训练、有准备,能够自救互救的社区是减少灾后人员伤亡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我国地震灾害表明,地震区的建筑物凡是按照抗震设计规范设防的,遭遇到
从历史灾情、风险评估、信息管理、存在问题与挑战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上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的进展.结果表明:(1)近60年来上海市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近百年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水、龙卷风、雷电、大雾、冰雹和寒潮等致灾因子均引发过重大自然灾害,上海并非是一个高枕无忧的城市.(2)近年来开展了基于指标体系和基于情景的城市社区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取得了显著进展.(3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防灾减灾面临的严峻形势,剖析了城市灾害频发的原因,特别是快速城镇化对城市防灾减灾带来的影响.文章阐明了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说明了城市灾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强调了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综合性和协调性,并以实例表达了城市防灾规划中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内容.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损失严重,灾后补偿机制能力有限.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在此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破解了我国的灾后补偿难题,并以各种不同的衍生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本文全面分析和比较了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的四种典型模式,对这四种发展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并针对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发展中面临的保险宣传、资金来源、巨灾风险分散等问题,建议政府通过发文指导工作、出台相关政策、合理界定责任范围、总结推广各地经验
中国城市暴雨内涝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市民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北京市2012年7月21日特大暴雨洪涝的灾情,分别进行了城区与山区的承灾体脆弱性与灾害链分析,并归纳出采取断链减灾的几条基本路径.在总结"7·21"暴雨洪涝灾害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减轻城市暴雨洪涝灾害的对策建议:用科学发展观反思北京城市发展战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纠正山区发展沟域经济中的短期行为;全面部署基层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