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径对β-榄香烯固体脂质纳米粒肿瘤靶向性的影响

来源 :2008年(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l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粒径对β-榄香烯固体脂质纳米粒(SLN)肿瘤靶向性的影响 。 方法:制备三种不同粒径的β-榄香烯SLN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静脉及瘤内给药1h时荷H22瘤小鼠血浆和瘤内的药物浓度。 结果:SLN1、SLN2和SL43的z均粒径分别为117.1±5.52nm、175.2±4.65nm和244.1±1.94nm.静脉给药组中,SLN1组在血浆和肿瘤内的平均药物浓度分别为5.42±0.56 μg/mL和8.24±1.91μg/g;SLN2组的浓度分别为11.35±2.5 μg/mL和8.77±3,44 μ g/g;SLN3组的浓度分别为7.42±1.07 μg/mL和11.19±2.88μg/g。瘤内给药组中,SLN1、SLN2和SLN3在瘤内的平均药物浓度分别为7.99±3.79μg/g、14.62±5.28 μ g/g和25.24±10.45μg/g。 结论:粒径对β-榄香烯SLN在荷瘤鼠的体内过程有显著影响。三组制剂之间相比,SLN1的肿瘤渗透率高而滞留率低,SLN3的肿瘤渗透率低而滞留率较高,SLN2在血液中的长循环能力最好,但其静脉给药肿瘤靶向力并非最佳。
其他文献
根据Bm-M55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周期型马来线虫总RNA为模板,反转录PCR(RT-PCR)扩增目的编码基因.用TA克隆方法将目的基因克隆至载体pGEm-T Easy中,经PCR和双酶切鉴定并测序后
会议
了解苏州市居民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策略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苏州市2个行政区1~59岁常住人口1321人,对每个确定的调查对
会议
本文简要回顾了组组工程的建立与发展历史,重点讨论了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生物材料与组织构建等研究领域,对中国组织工程的建立与研究成果作了概括性总结.
纳米物质由于其特殊的他学结构,表面性质和微小粒径,可能对生物体产生特殊的生物效应,因此纳米的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考察纳米物质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途径成为纳
会议
用牛血红蛋白(BHh)和交联血红蛋白(CHb)代替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作为纳米生物催化剂,硼酸盐缓冲液存在时,过氧乙酸(PAcA)和苯酚、4-氨基安替比林发生Trinder反应.考察了pH值
会议
《微型计算机原理》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相对来说比较难教、难学.本文介绍了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积累的对改革该课程的教法的一些做法和设想.
基因治疗是一种富有前景的治疗新方法,但其临床开发过程进展缓慢,关键问题之一在于缺乏完善的基因转移载体系统.分予纳米载体是一类安全、高效、理想的新型基因治疗载体,它通
会议
目的:制备载反义寡核苷酸的阳离子脂质体并考察其细胞的抑制情况及体外转染效率. 方法:以磷脂-十八胺-胆固醇为类脂成分,薄膜超声-吸附-冷冻干燥法制备稳定的载反义寡核
会议
采用均匀设计考察了PH值,DNA浓度,正负电荷比和离了强度对聚赖氧酸-DNA纳米缩合体粒径的影响.所得的结果为:只有正负电荷比,DNA浓度平方,与平均粒径相关.DNA浓度在14.07mM作
本课题通过对磷酸化BC在1.5 SBF中进行仿生沉积的方法获得了HA/BC复合材料,并通过DSC、压汞仪对复合材料的材料的热性能和孔隙结构进行了分析.DSC结果说明HA总体上并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