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历和知道的:关于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的争论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6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kisa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第四纪冰川存生与否,争论已有90多年,是我国地学史上争论最大,卷入的地质、地理学者最多的科学问题。近40年来阐述这场争论历史的文章已有近10篇,大多是持赞同或者是不赞同中国东部在第四纪存在冰川的学者撰写的,故而都或多或少带有自己的学术观点,稍谦客观。笔者曾参与这场争论,早年持赞同的观点近年又持不赞同的观点,但从治史的立场出发,尽量做到在赞同和不赞同的方面不持观点,对自己经历的和知道的有关这场争论的历史做尝试性的阐述。 1922年,李四光在山西大同和太行山东麓见到带有擦痕的砾石,以及周围一些疑为冰川形成的地貌。同年5月22日在中国地质学会全体会员大会上作“中国第四纪冰川作用的证据”的学术演讲,根据大同盆地和白沙地区上述发现,提出在近地质时期,华北地区和欧美一样,曾发生过第四纪冰川作用。1958-1959年,李四光和他的研究集体在北京西山地区发现了一些第四纪冰川遗迹,如隆恩寺山坡上的冰溜面,模式口的冰川擦痕,八大处带有冰川刻痕的大漂砾,香山前面荷叶山鼓丘,等等。1981-1982年,施雅风、周慕林、景才瑞等在《自然辩证法通讯》上有过一场经历一年多的关于庐山第四纪冰川问题的争论。1980年代初关于我国第四纪冰川问题的争论,是1960年代初那场争论的争论的继续。19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争论消减。从2000年前后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赵松龄、李乃胜、李培英等对华北沿海地区第四纪地质地貌研究,出版了一批专著,如《唠山地质与古冰川研究》、《海洋带黄土与古冰川遗迹》、《冰期云台山》等,这些著作只对所研究地区的第四纪冰川遗迹进行叙说,并不对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争论引入自己的著作。
其他文献
王炳章字斐轩,(1899年7月2日一1970年7月24日)河北省深泽县人.1924年北京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教书的生涯,曾先后任江苏省立师范博理专修科教员;北洋大学探冶系助教;清华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和西南联合大学教员;中山大学地质系教授;云南大学矿冶系教授;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北平师范大学博物系教授;北洋大学-天津大学采矿系教授,地质工程系主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45年来的辛勤耕耘,已是
章鸿钊(1877-1951),浙江吴兴县(今湖州市)人,1912年任实业部地质科科长,1922年任中国地质学会首任会长,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对中国早期的地质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章鸿钊先生还是我国地质教育事业的先驱者,为开创我国的地质事业,认真负责地培养人才,我国早年的地质工作者大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他的教益,他是一位执著于中国地质教育事业的教育家,对中国早期的地质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
本文分析了新中国建国初期聘请的外国专家和科技合作项目。简介了改革开放以来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援华项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多边合作项目。陈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南、中新、中法等双边科技合作。列举了国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地质学术团体的地质大会、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及其学术成果。
人类在不断寻找和发现更多的矿产资源种类的同时,不断积累了丰富的找矿知识—逐步形成理论—矿床学及其成矿理论。 简述了希腊罗马时代有关矿物金属成因的知识、中世纪时期出现有矿物金属成因理论的萌发、阿拉伯文化繁盛时期有关矿产理论的萌发、“文艺复兴”时代有关矿物、矿床理论的发展、十七至二十世纪有关矿床及其成矿理论的发展。矿床学或称矿床地质学,既是古老的学科,也是一门新兴应用学科;按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
由分析逻辑方法孕育出来的地质学为西方的工业化提供了廉价、充分的矿产资源,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受西方科学方法基因影响地质学无力解决开放复杂性地质难题.当前人类面对的资源、生态危机,环境污染,地震、地质灾害预洌与防治,成矿预测与资源评价等无一不是开放复杂性难题.因此,地质学本身与时代都要求地质学进行一次改头换面的革命!为此必须破除西方科学及其思想方法"万能"的神话,突破西方科学方法藩篱;引进整体(阴
"大庆油田"发现后,对于背后的地质科学理论进行总结,原本只是科学问题,却被卷进了政治旋涡又受到"非学术干扰",导致出现了不同的"归功",持续至今近40年;最新的动态在2013年底以来,李四光、黄汲清、谢家荣三家都有代表人物拿出了最新的争论文章,令真相越辩越明,并显示出独特的科学文化意义."大庆发现之争",最关键的是"举证",从现有的"证据"看:"李派"因关键证据被揭穿已站不住脚;"黄派",也因无法
中国盐矿及盐湖资源调查、从袁见齐先生等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起始,至今有七十六年余.经新中国成立后几代人努力,查明中国盐湖及盐矿资源丰富,固体矿多产石盐、石膏、芒硝,次之钾镁盐、天然碱、硼酸盐、锶盐等.本文从全国重要盐类及盐矿地质主要专著的回顾和分析中,探讨我国今后盐湖及盐矿资源研究方向等问题。本文用50本著作,展示了中国钾盐、钾肥事业60多年取得地质找矿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众多科研成果,展示了中国几代
本文叙述1965年元谋人牙齿化石的发现及其前后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的讨论.元谋人牙齿化石的材料公布以后,坊间流传这两颗牙齿化石是捡来的,刘东生和丁梦麟撰文从三个方面认为它是中更新世的化石,一为云南马在湖北延续到中更新世还生存,二为与元谋人共存的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是由断层从其下的地层中带俩混杂在一起的,三是磁性地层的可靠性存在问题。这三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至于是从地层中发掘的还是捡来的,发现者最有发言
前中央地质调查所下设有两个分所,即成立于1934年的北平分所和1943年成立的西北分所.北平分所,鲜为人知;西北分所,知者甚少.前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西北分所(以下简称"西北分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新中国")成立前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调查范围最广的地质调查研究机构,它是在原甘肃省地质矿产调查队的基础上成立的.1942年,甘肃省政府与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以下简称"总所")商
北京西山地质灾害比较严重。它是实施首都安全战略备受重视的地区之一。为此,人们有理由给它予以高度的关注。京西地质灾害中,矿山地质灾害是重点,主要是由于煤炭开采引发的灾害。矿山地质灾害主要有两种,地面塌陷和矿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单位和学者对京西地质灾害进行了研究。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认为,“当前全球强展连发态势对我国大陆的地震形势没有明确的短期预侧意义,社会公众不要过度担心。”经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