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九段沙湿地的鱼类资源及其保护价值

来源 :中国水产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M123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段沙湿地是长江口新生成的沙洲,有鱼类128种,分隶于18目48科.其中,河口性和近海性鱼类各约占1/3,淡水鱼类1/5,沿岸性和过河口洄游鱼类各约占1/10.鱼类区系处于长江下游至东海的过度类型.在这些鱼类中,成鱼体长不足20cm的小型鱼类约占总数的1/4;体长超过50cm的大型鱼类只约占1/10,中型鱼类超过3/5.几乎没有以浮游植物为主食的鱼类,凶猛性鱼类也仅几种,大多数以底栖生物、有机碎屑为食或浮游动物为主食.除河口和洄游性鱼类,其他生态类群的出现有明显季节性.九段沙鱼类不仅具有很强的物种多样性、河口代表性和生态类群多样性,还包含着5种国家级保护动物.保护所产生的感染力,不仅局限于长江河口本身,还影响到整个长江以及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沿海的鱼类资源.
其他文献
本文在现代农业发展与政策环境的背景下,结合国家级新农村示范建设的目标与理念,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对区域现状分析及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目标、技术路线及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并对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策略及产业构建模式和规划建设管理进行系统的阐述,为最终建成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新农村建设典型示范区和推动我国农村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通过对石羊河流域沙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的分析,指出了沙产业发展主要受生态环境恶劣、水资源短缺、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薄弱、投融资渠道不畅、研发资金短缺等限制性因素的影响。并从石羊河流域具有的植物、土地、光热等资源优势,已有的沙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生产基地条件,形成的“公司+科技+基地+农户+品牌”的节水农业发展模式、土地合理利用与生态产业发展的沙产业开发模式、目光温室等设施型“阳光农
沙产业理论是人类揭示自然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传统防风固沙理念的一次革命,是沙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是一项前景广阔的事业。本文通过内蒙古汉森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开发沙产业的一些有益尝试和内蒙古地区的一些成功经验,深切地感到,开发沙产业绿色植物大有可为。要把沙产业做强做大,实现钱学森提出的“创造上千亿元产值”的目标,目前应着力从三个方面入手:更新观念,摒弃“沙害”传统思维定势;营造氛围,形成沙产业发展
本文根据野外实地调查的数据和森林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的理论依据,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将浑善达克沙地桑根达进行了地段的榆树疏林草地进行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划分因子有地貌、坡高和植被盖度,地貌是立地条件类型组的划分标准,坡高和植被盖度是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标准。在调查的地区,共划分为2个立地条件类型组和8个立地条件类型。固定、半固定沙丘立地条件类型的乔灌木植被盖度一般大于20%,而流动沙丘立地条件类型的乔灌木植被
本文对图们江下游敬信平原沙丘地貌成因与利用大果野玫瑰灌丛进行防风固沙效应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大果野玫瑰灌丛对近地表风速有较大的阻滞作用,在夏季大果野玫瑰覆盖区白天日均温度明显低于裸露沙丘,空气湿度明显提高,土壤浅层温度日变幅减小,灌丛内形成的小气候有利于其他植物种类定居和生长。随着人工栽植的大果野玫瑰灌丛定植和面积扩大,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土壤颗粒组成分发生改变,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土壤
本文对神东矿区防沙治沙的经验进行了介绍。神东矿区以“产环保煤炭,建生态矿区”的理念,通过科技创新,研制开发了6项环境综合防治关键技术:以井下治理为基础,井上井下互动治理,实现矿区环境保护的良性发展;以控制外围风沙侵蚀为前提,内外围结合治理,实现矿区整体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倡导“大范围综合治理,小范围控制沙化”的主动型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的新理念,开创性地提出了矿区采前生态功能圈构建和采后生态循环利
随着工业化养鱼的发展,水质在线监测与控制日益显现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利用近年来在线仪表、计算机和自控技术的发展成果,研制开发适宜于水产行业特点的水质在线监测与控制系统是一个重要的思路.本文提出了该系统的一种标准配置模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增减.
循环水繁育系统作为设施渔业的新亮点,日益受到水产养殖行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系统及其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就系统设计和诸如物理过滤、生物处理、增氧、杀菌、调温等主要工艺环节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同时,通过广东中等规模的繁育车间工艺设计,制定出一条简洁、可行的系统水处理工艺路线,并针对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在今后的设计中必须注意事项.
最近,农业部已将设施渔业列入《新阶段渔业科技十大重点领域》之一.工厂化养鱼是设施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循环处理工艺技术及设备又是工厂化养鱼的必备条件和主要技术支撑.本文主要回顾了我国工厂化养鱼发展的三个阶段;目前所采用的主要工艺、技术及装备情况;根据存在问题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国内外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今后研究发展的建议.
第一阶段,将平均体重5.04±2.14g的白化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饲养在21个容水38L、底面直径17cm的白色塑料桶中,分别放入0g/L、1g/L、2g/L、3g/L石莼(Ulua pertusavar)或0g/L、3g/L、5g/L、7g/L角叉菜(Pelvetua siliquosa),每个梯度设三个平行.各平行样中放入鱼15尾,自然光照(最大光强为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