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语的保护与传承

来源 :中国民族语言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普米族与普米语普米族是云南省特有的人口较少民族,全国普米族总人口40043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丽江市的宁蒗彝族自治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普米族是古氐羌遗裔.普米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无文字,普米语各方言之间语音差异较小,一般都能通话.除云南普米族使用普米语外,四川西南部木里、盐源、九龙的部分藏族也使用普米语.普米语分布在川滇边区的深山峡谷中,在强势语言的夹缝中存活至今,成了珍贵的活化石级语言.普米人在与周围民族的交往过程中,掌握了多种民族的语言,普米男子普遍兼通汉、白、纳西、藏等民族的语言.居住在城镇的大部分普米族仍注重对下一代母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普米族的语言、文化、习俗、宗教、历史传统保存得较为完整,民族特色浓郁、鲜明.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情感纽带,由于普米语的存在,普米族优秀的民间文化包括音乐、舞蹈、古歌、民间故事、习俗等得以保存下来.
其他文献
鄂温克族是中国北方人口极少民族之一.据2010年人口普查,鄂温克族人口有30875人,主要聚集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等地区.鄂温克族因所居住的地域的不同而主要从事畜牧业、农业、驯鹿养殖业等.鄂温克族有语言,无文字.受居住地域,所从事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内部分为三大方言.方言内部在语音、词汇等方面有明显差异,语言使用情况不理想,语言活力不足,语言社会功能严重退化,语言出现代际传承断裂.总体上鄂温
本文以哈萨克语方言为研究对象,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软件工程和数据库的思想为指导,结合其他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在总结前人提出的各种有关方言数据库建设的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汉语方言数据库开发的具体实例,初步研究如何利用ELAN软件建设哈萨克语方言有声数据库.
中国是一个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起来的语言资源及其丰富,在国境线上的30多种语言与国内的语言文字使用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为此,针对“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完善和规范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的语言文字法规体系,发挥国内各个层次教育的优势,推动中国多民族国家的语文建设与“一带一路”发展相适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吉尔吉斯共和国的国语为吉尔吉斯语,俄语为官方语言.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东干人人口约为11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多.东干族作为回族的一个跨境分支,除了对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安定团结,边贸交易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外,还是中国研究国外跨境语言规划的宝贵素材.论文对东干族杂居区的语言使用情况采用访谈、测试、问卷调查和收集当地政府文化部门的有关资料等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调查活动.从语言使用模式、语言使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统一国家,众多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在呈现中国语言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形成了语言同社会、语言自身内部、不同的语言之间等等多种维度的复杂关系.错综复杂的多维关系对语言及其文字的使用、传承和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客观地分析同语言有关的各种关系,有助于对当前民族语文的使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获得较为清晰的认识.
在全球性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日渐萎缩乃至被“主动遗弃”的今天,仍然考虑为无文字语言创设文字,并非完全不合时宜.设计出简明易学的文字方案,用以培训母语者,使得母语者能够协助专家、甚至自行记录母语语料,对于濒危语言的记录与保护大有裨益,在实践中也开始取得成效.另一方面,民族小语种语言的言说者,不管自己的母语多么式微,置身于现代文明社会,总摆脱不了无文字的困惑和拥有文字渴望.即使无法全面使用,也往往需要一
维吾尔语曾经使用过突厥文、回鹘文、察合台文等多种文字拼写,上世纪50年代以后又先后使用过以斯拉夫字母、阿拉伯字母和拉丁字母为基础拼写的维吾尔文字,1982年,废弃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拼写的维吾尔文字,恢复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字.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阿拉伯字母拼写的维吾尔老文字愈来愈不适合社会的发展,尤其适应不了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广大青年学生用汉语拼音拼写维文的现象相当普
通过作者的田野调查,选择了十个句子请纳西东巴用东巴文写出来,分析东巴文在记录纳西口语的用字表现;东巴文已经有能力记录纳西口语,而且可以作为记音符号,记录其他语言.从中甸白地和树昆东巴的日记本里,摘抄了几句记录英语的东巴文,并做了详细解释.最后,东巴文的记录能力随着丽江旅游的开发,也被广泛用于招牌等商业用途,从几块招牌的东巴文题字上,也看到文字的使用需要加强规范.
语言有助于加强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促进民族凝聚力;是各民族人民增进理解和认同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文化基础.不同地区和民族间的语言差异往往是导致矛盾和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探究新疆汉族学习少数民族语言的现状和问题,通过调研和访谈,发现,新疆汉族在学习少数民族语言的过程中往往缺乏热情和动力,新疆汉族对于少数民族语言的作用不够重视,存在诸如狭隘功利化和狭隘民族主义等问题,需要更有针对性的语言政策设计
白族是云南省人口众多的世居民族之一,历史上曾使用过自创的汉字式“方块白文”,但未能发展成为白族通用的、规范的书面交际工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语言平等的原则,实行“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的政策,于20世纪50年代帮助白族人民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形体的“拼音白文”.拼音白文是云南现行的22种民族文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