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内踝手术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c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 Lauge-Hansen 分型 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内踝手术固定失败原因及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 总结 2010 年 1 月~ 2013 年 12月 我科对 19例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内踝手术固定的经验。对其中失败的 8例进行分类 ,分析相关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 19例中有 3例失败 ,将其分为 2类: 内踝骨折块移位,畸形愈合,胫骨远端关节面内侧顶部塌陷,对此 3例患者采取再次翻修手术复位、植骨、调整内固定方式,恢复踝关节解剖结构。对策是调整空心螺钉进钉位置及方向,直视下解剖复位塌陷关节面后植骨并胫骨远端内侧钢板支撑 固定。术前三维CT有利于判断骨折移位及塌陷情况。结论 旋后内收型Ⅱ度踝骨折的受伤机制较特殊,内踝骨折线一般较垂直,多伴有内踝关节面的塌陷。术前充分分析、判断,采取两枚空心螺钉垂直骨折线固定或胫骨远端内侧钢板支撑固定,稳定可靠,避免内踝手术固定失败。
其他文献
飞轮储能以其突出优势广泛应用于电网调频领域,为进一步提升飞轮储能技术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飞轮储能转子趋向于重型化、高速化,其通常采用磁悬浮轴承进行轴向卸载,而大承载力、高安全性、低损耗能的永磁轴承设计是关键技术。目前研究的双环、多环和Halbach阵列的永磁轴承卸载结构,在长期高速旋转下存在着与转子固联的动磁环材料会出现强度不够的突出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单环吸力型轴向永磁轴承拓扑结构。以3种拓
磁悬浮结构内的轴承驱动存在瞬态的脉冲分量,干扰电磁力的磁通密度,导致最终可控制的电磁力数值较小,针对该问题,设计磁悬浮径向轴承内部电磁力自动控制系统。硬件部分根据磁通道的径向端,设计数值控制器结构,按照大功率驱动电路结构,电路输出端布设电流传感器,组建磁悬浮径向轴承驱动电路结构。软件部分按照电流比例数值,修正电磁力响应灵敏度,引用磁场矢量数值化处理轴承的径向分量,运用PID控制将该径向分量处理为二
引言在中国普遍的人们认为生病时洗浴会导致病情加重,包括"着凉、感冒"。因为这种看法已经导致一些病人不接受在住院期间洗浴,病人满意度收到影响,这个现象是我们对2013年骨科患者出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一个结果,在调查的问题中:"护士每周帮助卧床病人清洁头发和皮肤是否满意?"其结果打分低的让人难以接受。
会议
目的:建立一种更贴近临床的不稳定骨盆骨折致骶丛神经牵拉损伤动物模型,并依据骶丛电生理检测,判断骶丛神经在骨盆不同移位方向及距离时的损伤程度。方法:选择山羊12只,根据骨盆移位方向随机分为三组:纵向移位组(A组)、外侧移位组(B组)、后方移位组(C组),每组4只。
以110kW/24000rpm被动磁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为研究对象,对永磁轴承的磁环尺寸进行优化,设计出一种永磁悬浮轴承的结构。而后对转子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转子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进行求解。搭建整机试验台,对样机进行空载和负载试验,结合两次案例总结永磁轴承损坏的可能原因,对永磁轴承涡流损耗和空气摩擦损耗分别进行求解分析,得出永磁轴承在高转速下空气摩擦产生了较高的温升使永磁环退磁失
目的 比较后外侧入路髋臼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后股骨头骨折保守治疗以及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中老年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1月,收治16例无坐骨神经损伤中老年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髋臼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股骨头骨折保守治疗8例(A组);采用后外侧入路髋臼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同时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骨折(B组)。
径向磁悬浮轴承工作时会产生铜损和铁损,损耗发热进而导致设备温升,温度过高会影响旋转机械转子系统的动态性能,降低其可靠性。针对以上问题,采用磁热耦合的分析方法,将瞬态电磁场分析的损耗结果导入到径向磁悬浮轴承热仿真模型,并进行温度场求解;然后通过搭建实验平台,测试磁悬浮轴承的温升,并将仿真与实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为磁悬浮轴承的温升分析和控制提供一定参考。
目的:关于PKP(PVP)在基层医院中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现状。方法: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调查问卷,通过网上发布和在微信朋友圈进行调查。结果:随着老龄化的到来,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发病率逐渐提高,而随着PKP(PVP)技术的大力推广,各个基层医院逐渐开展这个技术,缓解疼痛,早期恢复正常生活,损伤小,见效快,给患者带来确切疗效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隐患,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个地区发展不均衡,据
Objective: We explor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HAIRY-AND-ENHANCER-OFSPLIT-7 (HES7) and congenital scoliosis (CS) in 246 cases of congenital scoliosis and non-congenital contro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