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喻昌对痰饮证的辨治

来源 :第四届全国中医痰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lo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喻昌,字嘉言,别号西昌老人,约生于1585年,卒于1664年,江西新建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喻氏平生著作较多,文采出类拔萃,其主要著作有《尚论篇》、《尚论后篇》、《寓意草》、《医门法律》、《(痘疹)生民切要》、《喻氏古方试验》等10余种。喻氏对痰饮证的认识,集中体现在《医门法律》、《寓意草》两部书中。《医门法律》卷五“痰饮门”先列“论”,分析痰饮证的病因病机,次为“法”,再为“律”,末附诸方。其内容丰富,说理透彻,辨证精细,切于实用。《寓意草》则是根据其临床医案,将痰饮理论结合实际的探讨。二者相得益彰,本文特做一解释。
其他文献
可溶性HLA-Ⅰ类分子(sHLA-Ⅰ)的含量在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时会出现变化。近期的研究发现这一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机体免疫功能受到的调节。本文通过测定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应用恩替卡韦和甘草酸二铵单独及联合治疗过程中,血清sHLA-Ⅰ类分子的含量,分析这一指标的变化特点及意义。
干扰素(IFN)是目前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有效药物。胸腺肽也是一种疗效比较确切的免疫促进剂。但两者单独使用疗效仍不能令人满意,本文旨在观察IFN与大剂量胸腺肤合用能否提高疗效,并对其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作了观察。
黄曲霉毒素(AFT)和杂色曲霉素(ST)是众所周知的毒性极强的真菌毒素。本文首先建立了杂色曲菌素A的HPLC(高压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然后对纯培养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以及感染了寄生曲霉的大米样品、抽样的饲料样品中杂色曲菌素A,杂色曲霉素及黄曲霉毒素B,的产出情况进行检测,利用制备色谱分离制备杂色曲菌素A,并对杂色曲菌素A进行了Ames试验和人体外周淋巴细胞微核实验进行。
杨士瀛,其著作《仁斋直指方论》中对痰病的认识较为深刻。杨氏认为痰之所生,为“气脉闭塞”与“火而生痰”二者结合的产物,较为明确地指出了痰作为病理产物的产生机制。治疗则以“气火为先”为法则,寒痰温之,热痰清之,湿痰燥之,燥痰润之,风痰散之为具体治法,其痰病学说自成体系,具有极强的学术特色。
张从正的代表著作《儒门事亲》中关于痰证治疗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对中医痰证研究与临床很有参考价值。他将诵吐痰涎的治疗方法称为“撩痰法”,在临床上灵活运用“撩痰法”治疗多种病症,并总结了“撩痰法”的使用技巧、适应症、禁忌症、效验方药、解吐法等。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所著《儒门事亲》中所用涌吐药约36味,载方9首,吐法亦名撩痰,早在《内经》中既有论述。本文从吐法的源流至吐法的适应症。应用范围、具体使用的方药、服药方法、探吐方法、吐后产生的作用及处理方法、使用禁忌、作用机理以及吐法的临床应用方面,系统梳理了张子和论吐法的理论及临床经验,以期使其临床价值得以发扬。
本文从理论和临床两个方面,探讨朱丹溪治痰理论特色,分析朱丹溪痰证理论主要观点,临床冶疗原则以及选方用药特点,阐明朱丹溪对中医痰病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王珪是元代著名医学家和养生学家,主要著作《泰定养生主论》,是一部养生学和痰证学专著。卷之十四为痰证篇,全面系统的论述了痰证的因机证治。为后世痰病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开创先河,他创制的“礞石滚痰丸”被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上有广泛应用。王珪的痰病论治思想独树一帜,具有较高的理论和临床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孙一奎辨治痰证有着丰富的经验,他在理论阐述上博采各家众说,各取其长,他在其著作中大量引述朱丹溪、张子和、李东垣、严用和的人论痰饮之精华,又能有所发挥,提出新的见解。尤其是其在《孙氏医案》中保留了大量治疗痰证的成功案例,对见天的治疗痰证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本文现就孙一奎论治痰证经验做一简要分析。
明代医家张景岳以重视真阴真阳、善用温补而闻名医林,他对于痰病的生成、病因病机、辨证治则、治法方药等方面有独到的认识和具体可行的方法,张景岳论治痰病始终贯彻元气为本的基本观点,在治疗中对标本虚实进行详细探讨,在治疗法则上重视脾肾,并注重引吐和保健预防,本文从张景岳论治痰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预防等几个方面的对张景岳治痰特色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