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野生果树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核心种质构建与种质创新的研究进展

来源 :第三届全国果树种植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198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苹果、梨、桃及杏多种北方落叶果树的起源演化中心,野生果树种质资源极为丰富,其中新疆伊犁目前尚存新疆野苹果纯林近1万hm2。野生果树是长时期自然选择的产物,含有大量的抗逆基因,是进行抗逆育种的珍贵种质。但由于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及农田开垦等因素而导致野生果树资源破坏严重,有些树种濒临灭绝。为此,课题组近几年开展了中国北方野生果树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核心种质构建与种质创新方面的研究,旨在为野生果树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基本资料,主要取得了如下几点新进展: ①综合采用气-质联用(GC-MS)、毛细管电泳技术以及常规测试分析方法,对分布在我国境内的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中国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樱桃李(P.cerasifera)、野杏(P.vulgaris)、野核桃(Juglans regia)、野板栗(Castanea mollisima Blume)、毛樱桃(Cerasus tomentosa)欧李(C.humilis)、麦李(C.glandulosa)及郁李(C.japonica,)等北方野生果树资源果实形态、风味物质组分及矿质营养成分等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各树种主要表型性状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不同树种、不同性状间变异幅度及变异系数存在明显差异,并筛选出一批优异性状单株,为进一步的功能基因挖掘奠定了基础; ②利用分子系统学的原理与AFLP、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对新疆野苹果、野杏、野核桃及野板栗等野生果树种下居群的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级水平Nei基因多样度(H)和香农信息指数(I)大于种下居群,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但同一树种不同居群存在部分基因交流; ③利用5对李属S基因引物组合对野生欧李及樱桃李进行了S等位基因的专一性PCR扩增,探讨了不同引物组合的扩增效果,检测、命名并在GenBank中注册了20个新S-RNase基因; ④以109个新疆野苹果实生株系的128个SSR位点为资料,采用UPGMA聚类法进行多次聚类,探讨了取样策略构建新疆野苹果核心种质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位点优先法,根据SM、Jaccard或Nei&Li遗传距离进行多次聚类,选取25个样品构建的核心种质,是构建新疆野苹果较合适的方法; ⑤针对果树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及远缘杂种的不育性,创建了“利用远缘杂交创造核果类果树新种质的三级放大法”,利用该技术体系己创造了包括杏×中国李、杏×樱桃李、欧李×西洋甜樱桃、中国樱桃×西洋甜樱桃及新疆红肉苹果×富士等种、属间远缘杂种新种质30份,为进一步的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试材。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全国核桃产区的综合分析,重点考察了西藏自治区的核桃生产重点县;云南省的核桃品种类型;广两省的核桃栽培现状;贵州省的珍稀野生挑种质资源-喙核桃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针对各省区核桃生产及野生核桃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提高核桃产量和质量,保护和利用野生核桃种质资源,开展系统的评价鉴定及优异基因发掘工作,发挥野生核桃资源在育种工作中的潜在作用。
秋子梨系统的延边小香水梨实生后代中,发现了极矮化的类型,该类型叶片大,颜色深绿而厚,叶序为2/8型,树体高度为标准型的22.2%,枝皮率为45%,节间0.6cm,新梢一年生长量是22cm,是矮壮紧凑的类型。与s2相比更矮化,抗性强。该类型抗黑星病和中国梨木虱等病虫害。是良好的矮化育种种质资源。
本研究以矮生型西洋梨(Pyrus COmmunis Linn.)与白梨(P.bretschneideri Rehd.)品种‘茌梨的杂交后代为试材,对矮生型和普通型梨茎尖和叶片的内源激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矮生型梨茎尖和叶片中的GA含量分别是普通型梨的33.1%-53.4%,ABA含量显著地高于普通型梨;矮生型梨ZR/GA的比值是普通型的2.7倍,GA/ABA、IAA/ABA和(GA+IAA+
苹果属植物的种质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原产于欧洲东南部、中亚西亚和我国新疆一带。早在希腊的古代神话中,就有“金苹果”的传说。经过两千多年的栽培驯化和品种选育,现今五大洲都有苹果栽培。世界上的苹果品种,迄今已不下1万余种。种质资源是新品种选育和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苹果种质资源的研究将为探讨苹果的起源、演化、分类、育种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介绍了苹果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研究现状,提
“寒柱”(暂定名)是北方地区抗寒的小苹果一串铃为母本,柱性形状的苹果舞佳为父本1998年春季杂交的新品系。果实近圆形,单果重60g,果面鲜红色,皮中厚,果肉为黄白色,肉质,汁液多,有芳香气,风味甜酸可口,品质较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7%,维生素C7.58mg/100g,总酸0.30%,还原糖7.77%,果实成熟期为9月25日,果实发育期为135天,是完熟品种。本品系抗寒性与寒富苹果相近,丰产
以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的湖北海棠系变种平邑甜茶[var.Pinyiensis Jiang]与矮化抗寒资源B9为亲本进行人工杂交,从2198株实生苗中筛选出杂种实生苗65株,其中有49株进入花期;用蕾期套袋调查坐果率的方法鉴定无融合生殖能力,其中有20株实生苗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无融合生殖率在84%-95.06%之间,验证了无融合生殖性状为显性遗传;B9的矮生性状在杂种苗中遗传并分离,其中矮生群体占1
本试验以‘寒富苹果及其亲本系品种为试材,采用田间调查、荧光显微观察、解剖特征分析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寒富苹果的树体发育状况和器官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综合评价了寒富苹果的特异性状。结果表明:‘寒富苹果叶片的栅栏组织较厚,栅海比人于1;叶片厚度、叶脉突起度、枝条皮部比率均人于其亲本系品种,材部比率和材皮比小。树体的短枝比率、一年生枝的粗度和节数均较高,具有明显的短枝特征;‘寒富
利用苹果矮化砧木,是果树矮化密植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世界栽培果树的总趋势,但各国对苹果砧木的选育侧重点不同。本文对国内外培育的苹果矮化砧木进行部分汇总,并对其来源和主要特性进行介绍,以供进一步开展苹果育种工作借鉴。
对520份苹果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苹果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野生资源与品种资源的植物学特征差异不明显,其生物学特性与果实品质性状二者差异显著,多样性水平明显高于品种资源;与果实相关的性状较多;通过主成分分析,能够提取6个表型性状,可以做为苹果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的必选性状。
在野生果树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以蕴藏系数、保护缓急程度等七项指标定量评价植物优先保护指标体系,评价了分布在我国东北部寒冷地区的12科、33属、49种野生果树资源指出:有6科、9属、11种急需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