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些年来,在设施番茄生产中,番茄果穗弯折现象越来越普遍发生。番茄果穗弯折阻隔了水分与养分向番茄果实的供应与输送,极大的影响了番茄果实的生长发育及最后的产量。在生产
【基金项目】
:
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S2010-03-G04);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11210211002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在设施番茄生产中,番茄果穗弯折现象越来越普遍发生。番茄果穗弯折阻隔了水分与养分向番茄果实的供应与输送,极大的影响了番茄果实的生长发育及最后的产量。在生产中,为了减少果穗弯折的发生,一般是采用吊绳吊穗、果穗挂钩、番茄夹、药剂涂抹果穗基部等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对于番茄果穗弯折现象,到底是番茄品种、植株和果穗性状的原因,还是环境和栽培等方面的原因,目前鲜有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究番茄果穗弯折对果实膨大和产量的影响及发生弯折的原因,以便为制定防止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进行了大棚秋番茄弯折试验和果穗药剂涂抹试验,调查了日光温室春番茄和大棚秋番茄果穗弯折状况,统计了相关性状与指标。结果表明,番茄果穗弯折后,果穗基部有所增粗,果实纵、横径增量减小,单果质量及单穗产量下降。其中大果纵径接近4 cm时人工弯折果穗处理比对照(不弯折果穗)单穗产量平均下降7.96%。果穗弯折越早,果实纵、横径及产量降低越多。以果穗增粗剂"诱导素"(武汉赛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涂抹番茄果穗基部后,果穗基部明显增粗,果穗弯折率下降,果实膨大加快,单果质量和单穗产量增加。第1、2层果穗涂抹处理分别比对照的果穗弯折率下降了100%和93.33%,单穗果实产量分别增加17.99%和13.34%。日光温室春番茄不同品种的果穗弯折率明显不同,而且是北部区域植株果穗弯折率高于南部85.54%。果穗弯折与不同品种及其植株果穗主枝长度、粗度、植株节间长度密切相关。另外,果穗弯折率也与果穗质量、果穗中木质素的含量呈负相关。大棚秋番茄不同品种的果穗弯折率及不同果穗层次的弯折率也明显不同,一般第2、3层高于第1、4层。果穗弯折与果穗总长度、果穗基部长度相关,一般果穗总长度及果穗基部长度越长,果穗弯折几率越高。而果穗弯折率与果穗主枝粗度的负相关关系,有些品种表现明显,有些品种表现并不大明显。综上,番茄果穗弯折抑制了果实膨大和降低产量,在果穗基部涂抹增粗类药剂能降低果穗的弯折率。果穗弯折与番茄品种、调节剂使用、栽培季节、设施类型、果穗性状、果穗中木质素含量等都有一定的关系。至于果穗弯折与果穗主枝韧性、果穗解剖构造、果穗机械特性间的关系等,都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其他文献
虾稻种养模式是我国南方稻作区新兴的、将小龙虾人工养殖与水稻种植相结合的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模式。该模式利用稻田立体空间,充分利用光、热、水及生物资源养殖小龙虾,不仅能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课题.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包括政治导向、思想导向、心理导向、行为导向等方面的作用,对人们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采用激励的教育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为重要。激励的方法多种多样,"愿望卡"是在近两年的班级管理中经常用的一种激励方法,在班级管理中起到了不小的
大功率低成本的功率型LED芯片是固态照明技术未来发展的核心,然而诸如电流拥挤、efficiency droop效应、芯片的热效应等技术难题一直限制着LED功率的进一步发展,解决这些技术
金融危机来的那段时间,父亲也慌张了,连忙逼着我去找工作。奔波了数个周末后,我应聘到了一家外企公司,全球五百强企业。 刚上班的第一天,经理就再三嘱咐我,在职场上最忌讳二事,一是整日无所事事,一是去打听别人的工资收入。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我来的第十天,正好碰上发工资,我看见每个人在财务处拿了个信封后,就匆忙离去,纵有交谈,也是小声而严肃的。 我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在办公室里打杂,偶尔给经理沏杯茶。这样
本研究在获得花粉不能正常萌发的CYP86MF反义基因‘上海青’白菜和‘油青’菜心转化植株的基础上,比较了它们与正常对照株之间的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的差异,结
【摘 要】高中语文课程是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依据。然而,国家基础课程是适用于普遍性教学的,难以满足地方教学的特色以及学生的需要,因此,作为国家基础课程的补充,校本教研方法应运而生,在体现地方的人文特色、扩展学生的课外知识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校本教研;实践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
【正】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一环,其公平与否直接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一、何谓教学公平我国学者一般认为教育公平是指在某一特定社会条件下,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和机
陆面过程模型是地球科学领域最先进、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模型,提高陆面过程模型描述地气界面通量的精度,对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地表物质和能量循环过程、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