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对两端地区的城镇体系发展的作用机制--主要人口流入地和流出地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2015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36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伴随着大规模人口流动,城镇化研究必定要介入人口流动研究。总体而言,在城镇化发展进程的背景下考察人口流动及解释其与区域城镇化关系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建立了分时段历时可比的分县市城乡流动人口数据库,考察大规模人口迁移流显著地重塑了两端地区的城镇化和城镇体系,由此检验了我国人口流动对两端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人口流动确实使得主要流入/流出地的城镇体系都一定程度上更趋于符合“位序—规模”分布,但是,在人口流动作用下,主要流入地省份的“首位度”不断下降,但主要流出地省份的“首位度”却处于上升通道中,显示出鲜明的“对偶性差异”。可见,我国人口流动对地区发展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西方的已有理论的推论和经验规律,其背后是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动力机制。
其他文献
  天津市31个示范工业园已发展建设了六年,我们采用调研的方式对全部园区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实施评估,在评估建设完成度、建筑控制符合度之外,重点评估示范工业园区发展的动力机
不久前,在各大卫视热播的电视剧《门第》引发了人们的热议。作品通过出身高贵的都市白领罗小贝与市井平民何春生之间“门不当户不对”的婚恋经历,正面触碰并探讨了“门当户对
  长期以来,指导城镇建设发展的各类型规划间缺乏协调、自成体系、种类纷杂、彼此冲突,直接导致规划难以高效服务于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体系中尚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多规融合是
会议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小城镇亟需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只有与周边城镇联系协作,实现一体化发展,才能突破传统常规的规划思路,寻求创新的发展路径与规划策略。基于当前区域一体化的
会议
本文采用量子化学计算获得芳香羰基化合物的优化几何结构及其振动频率等,结合FT-IR和Fr-Raman实验对芳香羰基化合物的振动频率进行指认,再采用共振拉曼强度拟合技术获得芳香羰
每个图片都应该是在讲一个故事,唤起情感,像一首诗,像一个旋律。——本·海涅今天介绍的几位艺术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爱让画笔和照片组合起来,什么效果呢?一起来看吧!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面对当前大城市普遍出现的“大城市病”,小城镇作为城乡发展的纽带,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江苏省小城镇建
会议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空间布局松散,产业能量无法聚集,传统文化遭到破坏等问题。本文针对小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生态理论,将自
会议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进行,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城镇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起着承载城市部分功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乡统筹等重要作用。而近郊
  本文试图通过多方面因素综合控制城乡建设发展空间,针对城乡建设发展空间建立控制体系,通过土地物理性属性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分析、城乡空间发展分析以及风貌空间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