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脑梗死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2010年北京地区神经内科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w_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表明脑梗死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 MV)患者的死亡率高达51-93%,机械通气时间是增加院内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因此一旦原发病好转,即需及时地估计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尽早撤离机械通气。目前临床常用的撤机参数如症状体征、呼吸力学及血气分析预测撤机的准确性较差。近20年由于程序化撤机策略以及RSBI等新的撤机参数的应用,撤机成功率逐渐提高。本文旨在通过前瞻性研究探讨影响脑梗死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因素,以期指导临床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法、访谈法等对辽宁省部分二级及以上医院进行调研,获取资料数据并进行分析,掌握辽宁省专科医师培训现状,对专科医师培训的培训制度、培训环境、学术氛围、教学能力、培训管理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开展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的医院有101所,其中三级46所,二级52所,其它3所,最早的医院从1984年开始,最晚的医院从2007年开始。绝大多数医院开展专科医师培训工作没有明确的主管与批准部门,有
中国乡村医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是中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被称为中国农村卫生工作的“三大法宝”之一。中国的乡村医生不仅在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在农村卫生工作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农村卫生服务提供和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中一支无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在当前,我国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进程中,也将是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主力军,为保护农村居民健康和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方
@@术前气道评估是麻醉医生麻醉前访视的重要环节,准确的气道评估为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可以避免耗时和更大的创伤以及严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病人的安全。小儿颈部巨大肿块并不多见,由此导致的气道受压严重偏移给麻醉带来一定的挑战,现将我院这一病例的麻醉处理进行了介绍。
@@临床资料:患者,女,19岁,战士。主因四肢、面部起皮疹伴剧烈瘙痒10余天就诊。患者无明显诱因右侧上肢屈侧最先出现散在分布的米粒大小的淡红色丘疹、丘疱疹及水疱,并伴有明显的瘙痒症状,皮疹发展迅速,2天内波及四肢及面部。
@@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以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以及多个内脏器官受累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疾病,可与其他结缔组织病重叠。SSc重叠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临床表现多样、复杂,常造成漏诊和误诊,其治疗也有其特点,现将我院50例系统性硬皮病与多发性肌炎(SSc/PM)重叠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研究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H-FABP)对急性心肌梗死(Heart-type fatty acid binfing protein AMI)早期诊断的价值。指导临床早期、快速诊断急性期AMI患者,尤其对那些胸痛发病6 h内缺乏典型胸痛症状或ECG变化的AMI患者。按胸痛时间分为0~3h和3~6h两时段,分别进行H-FABP和传统心肌生化标记物(
@@目的:建立可靠的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动物模型,为其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雄性SD大鼠,分次腹腔注射CO染毒制备模型,动态监测尾血碳氧血红蛋白(HbCO)浓度;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1-5周逃避潜伏期;尼氏染色及TUNEL原位末端凋亡染色检测大脑皮质及海马细胞损伤及凋亡。结果:染毒后,大鼠出现典型CO重度症状,体内血液HbCO迅速升高,使用分次腹腔注射法,大鼠可维持长时间(
@@尽管严重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概念的广泛应用时日不长,但二者对于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巨大威胁及危害却由来已久。据北美一项研究统计,脓毒症的发病率已高达0.3%,中老年患者的死亡率约为30%-40%,其中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死亡率甚至高达50%以上。我国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0家外科ICU一年间严重脓毒症的发病率为8.68%。发病率如此之高,其治疗费用更是为应对脓毒症的工作雪上加霜。有资料显示,全美每
@@本文对一例发热、皮疹和肝损害病例的临床症状进行了介绍,探讨了检查结果,阐述了临床医生对该病例的讨论结果。
@@脑卒中是人类最常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等传统的卒中危险因素仅能解释1/3卒中事件,对上述危险因素的干预性治疗虽能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但并不能对心脑血管系统进行完全的保护,很多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在无上述危险因素情况下。因此,探寻新的危险因素成为目前脑卒中流行病学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近年来研究表明,慢性感染与缺血性血管病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