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盆腔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届全国磁共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j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3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以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鉴别宫颈癌盆腔转移性及非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3T磁共振扫描仪对49例未经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行盆腔常规磁共振扫描和DWI扫描;49例患者临床FIGO分期I b期21例,Iia期15例,Iib期13例,年龄27~75岁,中位年龄44岁。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经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分期I b期28例,Iia期12例,Iib期9例。切除的981枚淋巴结根据MRI与外科解剖定位,全部送病理检查,短径≥5mm的淋巴结有116枚,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转移性淋巴结组(24枚)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92枚),比较它们的ADC值包括平均ADC值(MeanADC)、最小ADC值(MinADC)、最大ADC值(MaxADC)以及淋巴结短径、长径及短长径比并进行统计学的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ADC值与其他指标鉴别宫颈癌盆腔转移性及非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效能,分别比较各指标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及相应指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自动移床3D CE-MRA在腹部、盆腔及双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疑有腹部、盆腔及双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了自动移床3D CE-MRA检查,原始图像与蒙片减影后,作最大密度投影重建。男7例,女11例,10例同时做了下肢血管彩超,手术证实7例,DSA证实4例。结果:所有病例的血管均显示满意。显示不同部位和分支动脉狭窄或闭塞者17例,阳性诊断率94.4%。结论:初步结果表明,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77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均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引流(PTCD)术。结果:77例患者行PTCD术均获得成功,PTCD术2周后,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肝功明显改善。结论:PTCD术治疗梗阻性黄疸是一种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减轻痛苦的姑息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动门脉瘘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12例已证实的患者先行DSA造影,再行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治疗。结果:合并动门脉瘘者有77例(36.3%),所有动门脉瘘患者均行了1次或多次肝动脉内化疗(TAI)和/或化疗栓塞治疗(TACE)。结论:DSA影像是肝癌合并动门脉瘘直观可靠的诊断方法。对于轻中度PVS用明胶海绵阻断瘘口血流后TACE安全有效,对重度流量大的PVS,则仅行TAI。
目的:探讨MRCP检查时不同扫描方法对胆系结石诊断的发现率、准确性。方法:对经手术或ERCP证实的85例胆道系统结石患者,分别采用2DMRCP与3DMRCP,同时进行冠状面FIESTA扫描。结果:不同的方法对对胆道系统结石都有一定漏诊,2DMRCP准确率较3DMCP高,漏诊率相对略低,2DMRCP结合冠状面FIESTA可以达到最佳的诊断效果。结论:2DMCP结合冠状面FIESTA对胆道系统结石可以
目的:体外细胞实验验证负载油性SPIO、水性SPIO聚合物纳米囊泡标记人结肠癌细胞(LoVo)并进行MRI成像的可能性。材料与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LoVo)和人正常胎肝细胞(L-02),使细胞量达1×106/mL,加入不等量的负载油性、水性SPIO聚合物纳米囊泡(25gg、50gg、100gg、200gg),分别培养1h、3h、6h后;比较负载SPIO聚合物纳米囊泡对LoVo和人正常胎肝细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Spectroscopy,MRS)胆碱峰值(choline peak)代谢特征,探讨其对PCa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7例临床高度疑似PCa的患者进行前列腺常规MR扫描并同时MRS扫描分析,测定Cho峰峰值,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测代谢产物包括枸橼酸盐(Cit)、胆碱复合物(Ch
目的:探讨卵泡膜细胞瘤MRI表现,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卵泡膜细胞瘤MRI表现,14例术前均接受MR平扫及增强检查,并结合病理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为边界清晰的单发肿块,实性肿块伴囊变9例,囊实性4例,实性1例,12例为圆形或卵圆形,2例为分叶状。肿瘤多较大,直径2.1cm~20cm,平均9.8cm;T1WI上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上主要为等信号夹杂少
目的:探讨T2WI(T2-Weighted Imaging)和DWI(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相结合在评价宫颈癌宫旁浸润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21例术前行MRI平扫时T2WI均显示宫旁有条索影,与子宫分界不清,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的T2WI、DWI和手术病理结果。结果:21例宫颈癌均表现为宫旁可见T2WI等信号条索影,与子宫界限不清,DWI显示7例为等
目的:探讨产前MRI诊断胎儿囊性淋巴管瘤的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产后证实的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4月5例经超声检测怀疑淋巴管瘤并有完整资料的常规MRI图像,总结其MRI图像特点及诊断价值。孕妇年龄24~30岁,平均26.5岁。孕龄33周+5~38周+1,平均35周+4。其中4例胎儿颈部囊性包块患者,经产后证实均属于囊性淋巴管瘤。1例MRI诊断为囊性病变,不除外畸胎瘤或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水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37例患者再行磁共振尿路水成像:将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CR图像和磁共振尿路水成像检查的图像,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比较两者的图像,发现磁共振尿路水成像检查优于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磁共振尿路水成像能充分显示肾实质、肾盂、输尿管、膀胱以及泌尿器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磁共振检查时间相对较短,后处理功能强大,重建图像清晰,能够显示CR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