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例肝癌合并动门脉瘘的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届全国磁共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chor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动门脉瘘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12例已证实的患者先行DSA造影,再行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治疗。结果:合并动门脉瘘者有77例(36.3%),所有动门脉瘘患者均行了1次或多次肝动脉内化疗(TAI)和/或化疗栓塞治疗(TACE)。结论:DSA影像是肝癌合并动门脉瘘直观可靠的诊断方法。对于轻中度PVS用明胶海绵阻断瘘口血流后TACE安全有效,对重度流量大的PVS,则仅行TAI。
其他文献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已经成为历史,回顾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历程。从1842年提出急性胰腺炎概念至今已经过去170年,我们的治疗观念经历了多次重大的转变,从内科治疗为主到外科治疗为主,再到非手术治疗基础上适当的手术治疗为原则,充分体现了认识事物规律的曲折性和波动性。急性重症胰腺炎作为一种由局部到全身的急危重症所独有的一些特点逐渐被认知和理解。随着认识的深入,我们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到,距离完全征服这种疾病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是近期发展非常迅速的一项全身磁共振成像技术,它能提供细胞水平的定性和定量信息,反应病变部位细胞构成及细胞膜完整性的变化。其成像序列为STIR-EPI-DWI,可以在自由呼吸状态下完成全身大范围扫描。在抑制正常组织背景信号的基础上,凸显病变,提高病变部位特别是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灶淋巴结的检出率。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其技术原理及在淋巴活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状况进行综述,有助于对此项新型影像
目的:利用3.0T MR-DWI测量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健康志愿者肝脏ADC值,观察ADC阈值在诊断肝硬化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①肝硬化组:肝硬化患者53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8例,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55.02±12.56岁,Child-Pugh A、B、C级患者分别为18例、25例和10例。 ②对照组:正常健康志愿者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0~79岁,平均年龄52.3
目的:探讨人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常规高场强MR检查价值及其影像学表现的病理机制。材料和方法:建立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20只。于细胞接种后2、4、6、7、8周随机抽取4只荷瘤鼠,大体观察荷瘤鼠和肿瘤的生长后进行1.5T常规高场强MR扫描。MR平扫后,腹腔注射钆贝葡胺后4、8、12、16、20min行MR连续增强扫描,观察肿瘤影像学表现和周围组织情况,计算肿瘤的相对信噪比(
目的:探讨脾脏错构瘤(splenic hamartoma,SH)的影像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SH的影像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资料总结SH的影像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结果:本组9例中,8例单发病灶,1例多发病灶。(1)单发病灶表现:CT表现(8例):7例平扫为等或稍低均匀密度,病灶边界显示不清,其中2例边缘伴钙化。多期增强大部分表现为早期弥漫不均匀轻度强
目的:利用3.0 T MR-DWI,采用不同b值,测量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健康志愿者肝脏ADC值,并进行对照研究。方法:①肝硬化组:肝硬化患者53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8例,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55.02±12.56岁,Child-PughA、B、C级患者分别为18例、25例和10例。②对照组:正常健康志愿者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0~79岁,
目的:通过分析大鼠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DWI信号强度、ADC值和EADC值,以探讨磁共振DWI对肝纤维化早期诊断、量化分析及其分期的价值。方法:应用CCl4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每周随机抽取模型组大鼠4只,对照组大鼠1只,进行DWI,梯度因子6取值:0s/mm2、300 s/mm2、600 s/mm2、800 s/mm2、1000 s/mm2,拟合出ADC图、EADC图,测定不同6值DWI的信号强
回顾性地分析一年来我科行MRCP检查中发现并经临床证实的三例胆道蛔虫症的影像资料。资料清楚地显示蛔虫在胆道中的形态、位置,证明MRI/MRCP作为对胆道蛔虫症的检查具有快速、简便、准确、无创的优越性。
目的:探讨自动移床3D CE-MRA在腹部、盆腔及双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疑有腹部、盆腔及双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了自动移床3D CE-MRA检查,原始图像与蒙片减影后,作最大密度投影重建。男7例,女11例,10例同时做了下肢血管彩超,手术证实7例,DSA证实4例。结果:所有病例的血管均显示满意。显示不同部位和分支动脉狭窄或闭塞者17例,阳性诊断率94.4%。结论:初步结果表明,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77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均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引流(PTCD)术。结果:77例患者行PTCD术均获得成功,PTCD术2周后,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肝功明显改善。结论:PTCD术治疗梗阻性黄疸是一种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减轻痛苦的姑息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