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双重假定,将原材料(用中间品表示)、环境变量(用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表示)与资本和劳动力一起,引入描述工业总产出的总量生产函数,扩展了传统的索洛增长核算模型,将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下的总产出增长率分解为投入要素积累(包括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环境投入等源泉,并以中国31个省份的工业为样本进行了相应的经验分析。研究结论表明,2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双重假定,将原材料(用中间品表示)、环境变量(用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表示)与资本和劳动力一起,引入描述工业总产出的总量生产函数,扩展了传统的索洛增长核算模型,将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下的总产出增长率分解为投入要素积累(包括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环境投入等源泉,并以中国31个省份的工业为样本进行了相应的经验分析。研究结论表明,2003~2011年,各种投入(含环境投入)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具有较大差异,这不仅体现在它们各自的相对贡献率大小各有不同,而且还体现在所有投入贡献率的省际差异上;是否引入环境变量对经济增长核算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不引入环境变量时无一例外地低估(高估)了原材料(资本)投入的贡献,同时低估(高估)了大多数省份劳动力投入(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贡献,总体结论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显然,本文的这些结论不仅表明在经验分析中进行绿色经济增长核算十分必要,而且还意味着我国工业发展仍未超越要素积累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特别是原材料和物质资本投入在工业总产出增长中占据了相当大的重要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以全要素生产率进步为代表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效率的提升也对我国近年来的工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但仍然具有比较大的上升空间。值得一提的是,成功的减排也是有助于经济增长的,毕竟非期望产出的缩减会变相地增加期望产出的资源投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这从本文的经验研究结论中环境污染变量的产出弹性为负数可以得知。显然,为促进中国工业经济科学发展,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这必须依赖于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进而促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增长。因此,深入研究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增长路径,是该领域值得深入的重要方向。当然,本文在分析中还存在其他一些不足而有待后续研究的补充、完善。比如,本文因数据获取的限制仅分析了近几年的情况,为深入分析经济增长现象背后的实质,有必要拓展研究的时间跨度。再如,虽然经验分析结论表明环境污染变量的产出弹性系数为负数并进行了规范性探讨,但是这一结论在相关研究中却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也有待于后续研究更为广泛而深入的论证。另外,在推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步方面,究竟存在哪些影响因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实中如何不断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等,也是值得广泛探讨的议题。
其他文献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多维贫困理论基础、主要测度方法及国际实践进展的系统阐释,为多维贫困理念在国内的推广以及新时期国家“连片特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践提供多维视野和借鉴。与国内已有的多维贫困测度述评文献不同,本研究追求逻辑的完整性而不拘泥于内容的完备性。在逻辑上,按照多维贫困的理论基础、测度方法与实践应用的思路进行了系统阐释,但在具体内容上,只选择最基础或最核心的理论、方法和代表性国家的实践进行剖析
近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改善民生的关键,以打造大都市、培育城市群、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为重点,推动城镇化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目前,福建省城镇化率虽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但城镇化建设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加快城镇化发展与推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在推动城镇化发展方面,提出要注重发展层次,推动各类城镇协调发展,也要注重发展质量,提升城镇规划建设水平,强化规划引导,
采用综合发展评价模型和协调发展模型,对江苏省1978-2011年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非均衡性进行分析。土地城镇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房地产业发展对土地市场的拉动、经济发展中的开发区“大跃进”、征地过程中的利益驱动等动力。江苏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综合水平及协调发展存在省域内的非均衡,苏北地区由于长期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使得苏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与苏南、苏中地区有较大差距,城镇化发展度较低且处
经济强省指省区经济发展不仅要提高经济发展总量,还要促进该省范围内各地区协调发展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突出体现了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四川发展实际的紧密结合,是对历届省委发展思路的坚持和升华。要实现四川省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必须正确处理总量与质量、政府与市场、发展与保护、强省与富民等重要关系,着力扩大内需,推进工业强省产业兴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优化区域和城乡布局,增添发展动力
城市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而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提高城市化质量,积极引导城市化健康发展过程中最核心、最突出的问题.按照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目标,2015年城市化率要达到70%,每年的增长要保持在1.4个百分点以上,任务异常艰巨.如何选择一个比较适合辽宁省情的城市化发展路径,以破解人口城市化的难题显得尤为重要. 城镇化的核心在于推进人口城镇化。沈阳经济区城镇
本研究旨将西部限制开发区的功能定位与其城镇化的产业培育和发展联系起来,探讨西部限制开发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之路。而这条道路能否走得通,关键在于能不能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定位、划分、培育、建立和完善限制开发区的城镇职能,以“生态资源的经济化和经济发展的生态化”,培育和建立服务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摒弃以污染型、镶嵌式乡镇企业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促进西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双重目标的实现。要形成服务型的中心
代际收入流动性反映出机会公平的特征,对缓解贫困代际传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数理模型考察了代际收入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力资本、生产资本、财富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在此基础上,采用CGSS调查数据测度了代际收入流动性并比较了不同因素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最后考察了不同因素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贡献率,进而明晰贫困代际传递的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贫困群体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处于较低水平,较非贫困群
辽宁沿海经济带于2009年被列入国家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带的开发从此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区域经济学领域,非平衡发展论认为区域差异会存在"马太效应",市场条件下的区域差异越来越大,将会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差异性研究,运用相关指标进行差异性测度,并计算经济
本文使用2000年、2005年、2010年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的数据,通过相关计量方法对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的区际和区内经济发展差异进行研究。从对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地市、县域层面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通过使用Morans I指数对区域经济联系进行测度,说明区域内的经济联系较强,并存在着显著的关联性,且县域研究尺度上的结果更为精确。对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差异状态的分析,说明区域内的经济差
承接产业转移的目的之一是区域协调发展,使转出地和承接地的产业结构都能够处于健康有序的经济发展中。现在,国内东部地区产业出现了结构进一步升级的需要,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已经展开。本文通过分析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为更好地承接国际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中部地区必须加强区域间分工合作,防止产业结构趋同。提高产业配套能力,重视产业合理布局。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