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程尤为倡导一线教师设计和组织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然而由于学校资源以及教师观念、能力等方面因素的限制,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受到很大的阻碍,高质量的探究活动设计以及先关课程资源仍然缺乏。作者以高校与其附近中学合作为契机,通过高校教师与中学教师的合作,共同设计和开展了家庭饮食健康学习活动。活动包括3个部分:记录我家的一日三餐;称量我家的一日三餐;反思我家的一日三餐。其目的是
【机 构】
: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0241 上海市闵行区友爱中学 200241
【出 处】
:
第十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术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程尤为倡导一线教师设计和组织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然而由于学校资源以及教师观念、能力等方面因素的限制,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受到很大的阻碍,高质量的探究活动设计以及先关课程资源仍然缺乏。作者以高校与其附近中学合作为契机,通过高校教师与中学教师的合作,共同设计和开展了家庭饮食健康学习活动。活动包括3个部分:记录我家的一日三餐;称量我家的一日三餐;反思我家的一日三餐。其目的是增强学生健康饮食的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者通过调查问卷以及试题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前后测,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同时也对学习活动设计本身以及合作开展实施的过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记录和反思,以期对其活动进行优化,同时也为教师和研究者进行类似的设计和合作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展览本身的形象性、具体的图片和文字说明,加上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得博物馆的讲解工作常常被人忽视,认为讲解可有可无.但实际上讲解员在陈列展览中具有科技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与观众之间增进沟通、加强联系方面更显重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博物馆将成为高雅的文化休闲场所,博物馆在推出精品、强化陈列手段的同时,还要注意讲解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讲解员在陈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博事业有了较快发展.随之而来,博物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博物馆图书资料具有专、广、新的特点;博物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具有辅助功能、保护功能、情报功能、传播功能;做好博物馆图书资料工作的路径是提高业务素质、秉持正确理念、融入现代技术、拓展工作空间.
博物馆免费开放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社会价值得以充分体现.讲解工作过去固有的方式方法已不适应大规模的接待服务,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讲解本身是知识和语言的结合,知识的储备更新时讲解工作的基础。加强思想建设,树立服务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讲解工作要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改变思维方式,改变工作方法,出色的完成讲解工作。
高中生命科学新课标中重点提出对于学生人文精神、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人文素养的培育,体现了对于生命科学学科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之外的新要求.本文结合具体教学事例,从回顾过去的经典文化、立足现在的时代特点、思考未来的科学发展三个方面,对在高中生命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出了五大教学策略,并对新课标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新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温故知新,持续积累人文教育资源,知行合一,尝试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改的日渐推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本文针对"以学生中心"的生物课堂教学展开论述,如何使得生物课堂生动活泼,有效开展,需要重视学习的主人翁在课堂中的地位,让学生有效发挥生物知识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主动思考,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以小组讨论模式多为生生互动创设情境,让生物知识"活起来",教师还可以布置探究任务等方式来提高生物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
通过对2012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及初高中生命科学教学要求的分析,明确核心概念教学在初高中教学衔接的重要性,进而分析核心概念教学的方式,在理论层面提出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导核心概念的教学并运用实例进行教学衔接分析,以期为教师在初高中阶段教学衔接提供一定的教学方法建议.
案例教学与混合式教学现今都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当中,但混合式教学课堂中却很少运用到教学案例,其优势尚未发挥出来.本文以高校课程《生物学教育研究导引》为例,通过将混合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对本门课程进行建设与实践,跟踪访问以获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建议,以便发掘出其优势及不足,并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本文课程采用混合式学习即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师在上课前将课程学习的课件及相关案例、视音频、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深化教育信息化应用,更凸显了推广信息化教学的趋势.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资源涌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先进的技术手段改变着教学方式,新的教学理念冲击着传统的教学.在这种新的发展潮流下,如何将海量的教学资源用于教学,如何采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如何改变师生的学习理念,这些都将促进中学生物教学方式的改变.生物教育的转变
中学生物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效果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质量、水平尚低.本文采用图示板书、游戏教学、开放式作业等元素对《生物的变异》第一课时的探究式教学进行了补充,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对课程的实施而言,教师对于课程的理解对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努力地提高教师素养,认真学习、内化、反思和执行课改理念,只有在深刻理解了课程标准,教师才能够发挥出自己的能量,为使社会认同新课程的理念价值、取得社会的支持做出努力。教师
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增加了“概述无脊椎动物不同类群(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课程内容。本文对涡虫进行纸模型设计,论述了利用模型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将教学活动进行的生动化,制作纸涡虫模型进行扁形动物教学,将基础知识点形象化的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动手制作纸模型,增加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