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妙君逸软膏对肛肠病术后疼痛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6、IL-10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与学术研讨会暨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1_sheng2_wo3_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妙君逸软膏是一种外用于肛肠病术后镇痛促愈的中药复方制剂,早期研究显示出其具有明确的镇痛促愈作用且无明显毒副反应。为进一步探讨其镇痛作用机理,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 有研究证据表明促炎因子TNF-α、IL-6,有致痛和痛觉增敏的作用,与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慢性疼痛的形成有关。IL-10是活性较强的抗炎因子,除具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外,尚促进其他抗炎因子的产生,下调促炎因子受体的表达;还可阻断细胞因子的级联反应及通过对脊髓神经元的保护而发挥镇痛作用。有研究表明IL-10对脊髓损伤、慢性坐骨神经压榨性损伤(CCI)、鞘内注射强啡肤等原因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有镇痛作用。另外IL-10还可抑制NO合成和PGE2产生,而N0、PGE2是重要的致炎致痛的炎症介质,与痛觉过敏有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四妙君逸软膏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IL-6含量,升高IL-10含量,减轻外周敏感化,减弱对疼痛传入神经系统的刺激,这可能是其发挥外周性镇痛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传统观点认为:痔是齿线两侧直肠上、下静脉丛的曲张静脉引起的团块,并因此而产生出血、栓塞或团块脱出,强调痔与静脉曲张的直肠上,下静脉丛的关系。近期文献报道: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由此确立了肛垫在痔形成中的意义。利用“肛垫学说”正确评估痔的外科治疗,目的在于减化手术方法,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当认识到痔病的原发部位是属于有功能的正常组织即肛垫,而且多数痔病
肛瘘是肛肠疾病中的常见病。2007年泰国学者Arun Rojanasakul设计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括约肌间瘘结扎术(Lift),这种手术方法为全括约肌保留术式,经初步临床观察,治愈率为94.4%,且无肛门功能受损症状。本文探讨了该手术方法的理论依据,手术操作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并对治愈率、复发率、解剖学、挂线实践、临床疗效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展望。
肛门部位手术后的疼痛,是有其特殊的解剖生理功能所决定的。齿状线以下的肛管组织有脊神经支配,对痛觉十分敏感。术后,H+、K+、前列腺素、5-经色胺、组胺、缓激肤等致痛物质释出,刺激肛门括约肌不断收缩,甚至可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导致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引起局部缺血而使疼痛加重。另外手术切口大多为开放式,末梢神经暴露,术后排便刺激,创面感染,创缘水肿,纱布填塞也可导致创面剧烈疼痛。许多患者因为惧怕术后
对近几年收治的136例60岁以上的肛门疾病患者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得知其特殊的临床现象是由其特定的年龄阶段所决定的。其中86例痔疮,行内痔注射to例、单纯结扎5例,混合痔外剥内扎12例,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即PPH手术)20例,外痔切除13例;肛周脓肿12例,切开引流5例,一次性切开7例;肛痰76例,低位肛瘘切开45例,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加开窗引流31例;肛裂8例,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6例,侧位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CA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都不断增多。由于不易根除,且易复发,其发生发展与传染源的密切接触和细胞免疫功能有着紧密的联系。近年来,由于传播途径的扩展,CA发病率逐年增加,而且日趋老龄化。本文就医院2005年1月~2006年1月18例55岁以上的男性老年人肛周CA感染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认为CA在老年男性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感染部
混合痔术后患者伤口位于消化道末端,由于每日排便及分泌物较多,创面具有容易感染、疼痛的特殊性,所以术后创面预防感染及换药引流分泌物尤为重要。治疗组混合痔术后用纳米银敷料覆盖创面,既能抗菌、灭菌,其引流作用避免了创面引流物堆积,从而起到消炎止痛效果,这也符合中医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理论。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疼痛持续时间比较,纳米银的促进愈合作用及止痛效果均优于凡士林油纱。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是由用脱脂纱布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Electro-Chemical Therapy by Cupric Ion,ECTCI)配合外痔切除术于1998年开始在中国应用于治疗痔的出血和脱出,该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可以应用于一般状况较差的患者,其对症状的控制也得到了临床满意的结果,是近年来逐渐广泛用于各医院的新型痔手术方法,其特点是方法简单、并发症较少。本文为规范铜离子电化学疗法配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诊疗行为,提
现代医学促进创面愈合的方法颇多,在中医药物治疗上,各医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配制成各种外用剂型,其配制方法,使用方法都各不相同,因此急需寻求一种简单,方便、快捷、行之有效的外用剂型以达到中医用药和剂型的量化统一,且多数报道都停留在经验上的病例总结,往往主观性太强,缺乏科学客观的指标依据,缺乏现代医学药理研究,难以令人信服。其疗效检验也缺乏统一的金标准,虽然外用中药制剂在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
肛裂的本质是缺血性溃疡,是内括约肌痉挛诱发肛管后位供血不足,日久难以愈合而形成溃疡。解除内括约肌痉挛是治疗肛裂关键。内括约肌具有消化道环肌特点,易痉挛。切断内括约肌或扩张肛管能降低内括约肌产生的压力,恢复肛管黏膜血液的正常灌注,减轻疼痛,促进肛裂创面的愈合。本文采用喇叭口肛门镜缓缓渐进纳肛,并保持5分钟,力量均匀的伸展和撕裂栉膜带及部分内括约肌,解除组织间的粘连,同时可防止扩肛引起的皮下血肿。而对
近年来吻合器直肠年膜环切术(PPH)在中国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众多医生对PPH术后出现的肛门疼痛及肛门下坠感颇感棘手。科室对于PPH术后患者的观察及随访,术后出现疼痛及肛门下坠的原因主要是:术中麻醉不全、过度扩肛,导致肛门括约肌的痉挛、撕裂,吻合口水肿,过低伤及齿状线,附加外剥内扎手术,均可引起术后疼痛。个别患者精神紧张、恐惧或机体对疼痛过敏。吻合钉及缝合止血时结扎线异物残留刺激所致,有的指检可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