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民俗学视野下的拉祜族芦笙舞

来源 :北京舞蹈学院建校60周年暨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hahawoti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祜族芦笙舞历史悠久,它不仅保留有传统的祭祀乐舞,也保留着大量的生活劳动歌舞.从拉祜族的芦笙舞中可以找到拉祜族人民的宗教习俗、生产生活习俗和节日习俗的演变及发展.芦笙舞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均有模式性、群体性和变异性等民俗文化的特点.研究拉祜族芦笙舞的产生、发展及演变的历史,需从研究拉祜族芦笙舞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入手.正是芦笙舞这种与生产劳作、节日活动和宗教信仰等民俗文化相互依存、多元一体的民俗特征,使得它在历史的长河中能经久流传和播布、生生不息,始终保持顽强的生命力。使芦笙舞从娱神到娱人进而成为拉枯族的一种审美符号并上升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其他文献
棕扇舞是哈尼族的标志性舞蹈之一,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哈尼族代表性舞蹈之一,扇子舞经历了芭蕉叶扇舞、棕树叶扇舞、纸扇舞的变化.在元江地区棕扇舞作为一种民俗
我国是一个具有优秀的沉淀厚重的民族文化大国,各少数民族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不同的条件下,创造和发展了各具特色的、不同风格特色的舞蹈.哈尼
大理白族佛教法舞是中国现存少有的佛教法舞科仪之一,它作为佛教与大理白族传统民间歌舞相交叉的边缘艺术类型,既是佛教仪轨与传统民间歌舞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佛教艺术本土化
彝族烟盒舞是流传于滇东南的珍稀传统舞种,其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其200余种套路和跳法,凝聚着彝族艺术审美、哲学思想、民族精神、文化信仰、伦理道德诸方面的价值取向.
鋩鼓在哈尼民族生活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记,在他们的民俗风情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在生产、生活活动,宗教、祭祀活动中充当了什么角色,又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通过哈尼族
本文以新世纪舞蹈创作的"跨界"现象为关注点,对舞蹈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跨界实践进行分析梳理,对当前舞蹈创作中常见的"跨界"类型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创作实践提供参考.
肢体语言是对生命最为直接的呈现,是舞蹈艺术特有的语言形式.对源于反应的肢体语言进行语义思维的解读不仅可以深入揭示生命最本质的奥秘,更能够为舞蹈回归肢体本身提供引导.
艺术人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术研究视野,一种认识人类文化和人类的方法论.本文笔者将铓鼓舞这门哈尼族民间艺术置于其存在和发生的人文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下,运用艺术人
泼水习俗在南方丝路·沿线的印、缅及东南亚、南亚国家,不仅得到传播,而且还形成了该国、该地区、该民族的重大节日。如印度的"洒红节",缅甸、老挝的"泼水节",泰国的"宋干节"和我
本文试图在不同语境下对左脚舞的语言形态进行阐述,通过几个民间生活的场合的描述从放大镜的角度上去解剖音乐和舞蹈形态,从而进一步探寻左脚舞在不同场合的背后所形成的舞蹈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