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冠状动脉CT的瞬时无波形比率(iFRCT)与TAG、TAG-CCO对冠脉功能性狭窄诊断价值的比较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CT的瞬时无波形比率(iFRCT)是冠脉CT模拟有创的瞬时无波形比率从而达到无创诊断冠脉功能性狭窄的新方法.以有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为“金标准”,比较iFRCT与管腔内对比度衰减梯度(TAG)、校正的管腔内对比度衰减梯度(TAG-CCO)在诊断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上的差异. 方法:回顾分析临床拟诊冠心病并做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造影(ICA)检查及FFR测定患者39例,应用冠脉CTA图像运用血流动力学方法模拟 iFRCT、测量TAG及TAG-CCO值.以血管为单位,将FFR≤0.8作为诊断功能性狭窄的标准,分为功能性狭窄组和无功能性狭窄组,比较组间iFRCT、TAG及TAG-CCO值有无差异.比较三者与FFR的相关性,分别绘制ROC曲线,确定临界值.应用Delong分析比较三者诊断效能的差异. 结果:功能性狭窄组与无功能性狭窄组iFRCT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组间TAG及TAG-CC0无统计学差异(P=0.97 vs. P=0.99).iFRCT相对于TAG、TAG-CCO与FFR有较强的相关性(r=0.65 vs. r=-0.06 vs. r<0.01).iFRCT、TAG、TAG-CCO的临界值分别为0.85、-10.91、 -0.02.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85.0%、68.6%、60.7%、88.9%、74.5%;65.0%、51.4%、43.3%、72.2%、56.4%和70.0%、42.9%、41.2%、71.4%、52.8%.iFRCT与TAG、TAG-CCO在诊断功能性狭窄的效能上具有显著差异(P<0.01 vs. P<0.01),而TAG与TAG-CCO二者的诊断效能未见显著差异(P>0.05). 结论:基于冠状动脉CT的iFRCT比TAG、TAG-CCO对诊断冠脉功能性狭窄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通常对内分泌治疗反应较好,现有的治疗手段也为改善患者的生存提供了不错的治疗经验,然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现状仍然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严峻的挑战。因此,本研究中,我们拟探究ER 阳性乳腺癌中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耐药机制,以期为耐药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Abstract:Eosinophilic granuloma is the mildest form of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and usually affects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The most common presentation is that of a solitary skeletal lesion.So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18~52岁,平均34.2岁.高处坠落伤21例,车祸伤7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Ⅰ型11例,Ⅱ型12例,Ⅲ型5例.手术采用肘前内侧入路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石膏托将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固定,3周取下石膏行伸屈肘及前臂旋转功能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激活后对体外受损的脊髓神经元的促再生作用以及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方法分离培养、纯化成年小鼠OECs,接着在其培养体系中加入终浓度分别为1μg/ml LPS和2μM姜黄素(Curcumin,CCM),作用4天后,应用RT-PCR、Western-blot、免疫细胞化学染色,Brdu参入,流式细胞
目的 探讨超过12 h的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治疗对策和疗效.方法 自2012年至2015年共收治伤后血流再通时间超过12 h的患者28例,年龄18-67岁,平均36.8岁,血流中断时间最短13.5 h,最长超过46h,平均25 h,开放性损伤21例,闭合性损伤7例,采用血管直接端端吻合4例,损伤血管段切除,自体静脉移植18例,人造血管移植2例,明确坏死者则直接截肢4例.结果 本组无一例死亡.6例血管
目的 探讨并总结利用DiSC-FX微创系统治疗包容性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方法 分析32例利用DiSC-FX微创系统,经椎间孔入路治疗包容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手术疗效及其在围手术期的各项护理措施,总结其护理特点.结果 术前和术后第一天常规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我们采用中华医学会疼痛医学会监制的VAS卡,为一线形图,分为1
目的:评价用股骨牵开器辅助下锁定加压钢板行微创技术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到2015年11月间,我院用锁定加压钢板行微创技术治疗32例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术后复查X线片,检查伤口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关节活动度及相关并发症,并采用HSS膝关节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8~23个月,平均13.4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在关节镜下使用Herbert钉固定的手术效果。方法 2013年3月~2016年1月,对19例Meyers MckeeverⅢ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在膝关节镜下使用Herbert钉固定,膝关节固定带限制下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定期随访复诊,检查膝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和复查膝关节X线片。结果 术后19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10~21个月,平均15月,全部前交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26例,男19例,女性7例,年龄2~9岁,平均4.7岁,伤后6小时内手术,C型臂X线机辅助下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后石膏固定.结果:术后肿胀期2~4天,术后第2天开始伸屈肘关节功能锻炼,住院时间3~6天,平均4.1天,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7.8个月,结果按标准评定.优24例,良2例,优
目的 通过对比总结Dynesys内固定术和腰椎融合术随访2年的临床病例,观察Dynesys非融合技术的疗效和预防邻椎病的作用,并总结该系统的使用经验.方法 自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对92名应用Dynesys内固定患者(单节段70名)进行了治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与同期的153名接受腰椎融合术的患者(单节段60名)进行比较,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