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中唐天命觀的突破--以韓愈、柳宗元、劉禹錫之散文為例

来源 :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中唐天命观、天人关系的议题,截至目前已有诸多期刊论文对此作深入的探究,其中以韩愈、柳宗元和刘禹锡的论辩最为人所熟知;他们之所以会重新审视天命思想,源自于安史乱后的社会剧变.龚鹏程曾认为韩、柳、刘等人的思维进化足以使中唐成为一种「哲学的突破」(Philosophic Breakthrough)的时代,因为他们都不囿於官方「五德终始说的天命观」,且他们对天人关系及宇宙秩序性的思考确曾热烈地展开,任何事物都可能触动他们对宇宙大化的沉思,亦即对天命的觉知.既言「突破」,即有别於传统思维,故本文尝试归纳韩、柳、刘天命观里的特出之处,希望藉此突显他们在天人关系领域中思辨的努力.
其他文献
庄子关注的是人的终极价值,所提出的理论极其深刻,但却往往不能用之于生活,当时哲学家惠子就讥讽庄子理论“大而无当”,不无道理。本则寓言就是又一证明。但从抽象角度看,庄子主张的是不争,“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刚刚辞世的著名翻译家、作家杨绛先生这句话,堪称得道人语。只要人类还在,争斗总会在,主张不争总会有价值在。顺便指出,这则故事中两个人物形象很鲜明,从未被分析者特别关注。纪氏作为养斗鸡的行家
刘向在建立形象化的女性历史人物范本的同时,将历史进一步道德化。挖掘《列女传》女性的道德意识,是刘向《列女传》妇女观的主要指归。新历史主义代表海登·怀特说:“经典的历史叙事总是充分地对历史系列施加了情节并同其他可能的情节编织达成妥协。正是这种在两种或多种情节编织之间的辩证张力表明了历史学家的自我批判的意识之存在。”在历史叙事的过程中,有些情节是历史学家加入进去的,目的只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关注与批判意识
东汉王符所著《潜夫论》,为其赢得了百代传颂的声誉.作为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思想论著,王符在这部论文集中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哲学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独到而卓绝的认识和见解,阐发了很多确实可行的治政思想,其思想史价值历来受到学人重视.周中孚在《郑堂读书记》中评曰:"(王符)虽以耿介忤时,发愤著书,然明达治体,所敷陈多切中汉末弊政,非迂儒矫激务为高论比也."与此同时,《潜夫论》还是东汉散文的
六祖像赞是观画者宗教思想的触发与表达。到了宋代,六祖顶像没有大的变化与特色,关于六祖的画最多加上一个五祖与六祖一起,因此宋人不描绘六祖具体容貌,而是多集中其人生事迹经历或成就功绩上。如非其标题目提醒,真不知道其是像赞。它表明僧人对祖师的怀思叙述己经超越了形似,而呈现出多样化的精神层面,体现出观画者主观参与度更强,多少都借像赞寄托子坏抱。
本文以政治与文学的互动为视角,阐释李吉甫之政治功业与应用文书写,从中领会其经世用心。凡此种种,均证明李吉甫在中唐政治文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学术界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与深入研究。
《恨赋》是江淹的代表作,其意谓古人不称其情,皆饮恨而死也.《酉阳杂俎》云:李白前后三拟《文选》,不如意辄焚之,惟留《恨赋》、《别赋》,今《别赋》己亡,惟存《恨赋》矣.李白曾放言"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李白对自己的模拟之作不尽满意,对于被模拟的古人作品也未必满意,但对于这篇《拟恨赋》却还比较认可.李白没有将这篇《拟恨赋》焚毁,而是选择让它继续保存下去,因为他自信这篇《拟
骈文文风在唐代时期曾影响到岭南地区,在广西上林的《智城碑》就是重要的佐证.证明"当时岭南少数民族生活及人情,既不似韩、柳所描写的那样凶横野蛮,亦不如范周所描述的那样贫穷落后,而自有文采、文化水平却相当高,又具有先进的和平共存的思想."在《上林唐碑<大宅颂>和<智城碑>看唐代中原文风对岭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从骈体文风角度也有过具体分析,现在再从初唐卢藏用的《景星寺碑铭》看唐代骈体文风在岭南的播
韩愈在碑文中所进行的句法探索,有其过于生割奇拗之处,后世的古文家虽然尊崇韩文,但对这种生割之语,也多有批评。韩愈碑文的造语之奇,与其元和时期诗歌创作中所形成的狠重诗风,在对强力美学趣味的追求上,颇为一致,是韩愈在元和独特的时代环境中精神面貌的折射。韩愈的狠重诗风虽然后人多有批评,但对于诗歌艺术的创新颇具贡献:同样,韩愈在碑文中的造句探索,虽有生割之弊,但对于开拓古典散文新的语言形式,仍然起了重要的
本论文以韩愈表状文为切入点,进而分析其相关作品,旨在论述韩愈尊君思想的理论:君权天授的天命观、圣人制作的历史观、分工从属的政治观,俾能跳脱单纯溢美的皮相认识,深刻理解韩愈尊君思想的建构依据及其政治意义.
对台湾古代文学及两岸文缘关系的研究,可以从学理上论证中华文化对台湾文化发展的渊源关系,从而在文化交流方面促进两岸的文化认同,是一个颇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大陆宦台学官群体文化素质较高,或以诗文称胜,或多干济之才,以其文学成就及仕宦作为对台湾科举阶层的兴起及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做出了贡献.本文尝试以马克思主义文论为指导,从宦台学官与台湾文学的关系入手,为两岸文缘研究做出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