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调节籼型杂交水稻不育系花时的研究

来源 :第12届全国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527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籼型杂交水稻不育系花时滞后、分散,是制约其制种产量的关键。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几个不同花时特性的籼型不育系,对几种人工调节花时技术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茉莉酸甲酯(MeJA)对所有供试材料均表现出提早花时和导致集中开花的显著效果,不同剂量的MeJA可使Ⅱ-32A、V20A的当日午前(12:15)累计开花数比对照提高2~5倍,累计开花率比对照提高20~60%。并且其对花时不集中的不育系比对花时比较集中的不育系的调花效果更好。单独赶露水和叶面喷施Na<,2>SiO<,3>对调节不育系花时均表现出一定效果,而其与喷施茉莉酸甲酯对调花的协同效应更为明显。在合适剂量范围内,茉莉酸甲酯在调花的同时可显著促进柱头双边外露率和总柱头外露率的提高,但对开颖角度未表现明显作用。一般籼型杂交水稻不育系施用MeJA调花的合适剂量为30mg·m<'-2>。可以认为,以茉莉酸甲酯为主的人工调节籼型杂交水稻不育系花时技术对提高其制种产量可能具有一定的潜力。
其他文献
楼市气氛转好,投资者的身影在楼市中若隐若现。笔者近日在拍卖场遇到一位10年来买过二十几间房子的投资者尹先生,他多年的投资经历对目前新入场的投资者或许有一定的启发 Th
用竹花叶病毒(BaMV)颗粒接种经叠氮化钠(NaN)诱变得到的水稻台农67突变体,经间接ELISA(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aMV在水稻突变体内的复制和系统性移动情形。结果表明,在所检
会议
选用氮素利用高效型和低效型具有代表性的12个粳稻基因型为材料,研究不同氮素利用效率类型水稻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N-n)、拔节、抽穗和成熟时期的氮素积累特性、含氮率的差异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给水稻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加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综述了分子标记辅
采用生产调查、田间试验和多点示范等方法,提出了安徽省水稻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亟需解决的关键瓶颈技术,总结和概括了安徽省近年来水稻高产栽培3大类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和4大
以Ⅱ优7号为材料,在本所实验场冬水田开展了水稻全程微膜覆盖的方式、时期及密肥试验,结果表明:微膜覆盖后只有在旱管条件下才能起到较好的增温效果,对抑制杂草的生长有明显
为了在苗期对高烟碱的烤烟种质进行分子选育提供参考.采用水培技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人工气候室对7份高低烟碱种质的烤烟进行种植,并在苗期对其叶部烟碱含量及烟碱
对11个水稻材料的幼穗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培养,诱导愈伤组织,进而再生植株,并对再生植株进行花粉镜检,以确定其育性特点。在7个水稻材料的再生植株中发现了79例雄性不育变异株,
会议
2003-2005年在太湖地区常熟市进行了不同施氮量、不同氮肥运筹以及不同施肥方式的一系列试验,系统研究了氮肥对水稻产量、品质以及氮素利用效率、氨挥发损失的影响。主要结果
会议
本文从双季稻防早衰技术提出的依据、早衰的表现方式、早衰现象的初步成因、防早衰技术攻关方向及近几年的主要研究成果等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双季稻防早衰技术原理与要点,通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