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应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以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突变体为材料培育了一批杂交油菜品种,并应用现代生物学技术手段对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本文主要对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隐性核不育、隐性上位核不育和转基因核不育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细胞学切片、基因定位以及分子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应用SSR标记技术构建2005-2006年度湖北省区试品种指纹图谱,20对引物对56份参试冬油菜新品种进行PCR扩增,获得99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4.9条,多态性比率平均达到83%,PIC平均值为0.59。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参试品种在相似系数0.74处被划分为A、B、C三大簇。其中A簇包括17份品种,B簇包括31份品种,C簇含有8份品种。相关性分析表明,华中农业大学H系列参试品种独为一簇,中国农
本文阐述了高油花生研究与推广的重要性,对我国及河南花生推广品种的含油量进行了分析,对几个高油品种的表现及推广情况进行了说明。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提高花生含油量和油脂品质是产业发展的需求和育种家追求的目标。脂肪酸的组分及其比例是决定花生油脂品质的最重要因素,其中油酸和亚油酸是花生的主要脂肪酸成分,均为不饱和脂肪酸,油酸被认为是平衡植物油脂耐储性和营养品质的首选脂肪酸,为此,高油酸和高油酸亚油酸比值(油亚比,O/L)花生新品种的培育已成为重要的育种目标。研究表明,大豆、棕榈、玉米等作物种子不同部位的脂肪酸组成存在较大
使用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法检测青油菜中的7种氨基甲酸酯农药(克百威、3-羟基克百威、涕灭威、涕灭威砜、涕灭威亚砜、甲萘威、灭多威)。100%甲醇作为净化液,使用在线净化C18小柱完成净化。使用电喷雾质谱(ESI-MS)以选择反应监测(SRM)方式检测7种氨基甲酸酯农药。克百威、3-羟基克百威、涕灭威、涕灭威砜、涕灭威亚砜甲萘威、灭多威的检测限分别为5、15、3、8、6、4、12 ng/mL。使
根肿病是十字花科植物的重要根部病害,最早发现于1737年英国地中海西岸和欧洲南部,并在世界范围广泛分布。在我国,根肿病主要分布于浙、苏、皖、鄂、湘、赣及两广等地,发病率最高可达35%。近年来随着蔬菜栽培面积的扩大和全国范围的种子流通,根肿病的发生和危害范围已经从十字花科蔬菜、油菜等常见作物扩展到花卉和其他栽培及野生植物,并在四川主要油菜、蔬菜产区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此,本文根据课题组的研究进展和四
为系统探索油菜和蚕豆病虫害持续控制策略,保护农田生态环境,2002~2007六年在云南省玉溪市进行36组油菜蚕豆多样性间作与单作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和各组试验油菜蚕豆多样性间作比单作对主要病虫害都有不同程度的持续控制效果,尤其对蚕豆赤斑病、蚕豆锈病和蚕豆斑潜蝇有显著的控制效果,而且因多样性间作很好地改善了油莱和蚕豆的产量构成因素,提高了蚕豆叶片的光合效率和蚕豆持续同氮供氮能力,从而导致
采用超声波辅助碱溶酸沉法与膜超滤分离技术制备菜籽蛋白得到3种蛋白:pH=5.8沉淀蛋白(RP5.8)、pH=3.6沉淀蛋白(RP3.6)与膜超滤菜籽蛋白(RPs),并对菜籽蛋白的特征和功能性质进行了研究,同时与大豆分离蛋白(SP)的性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辅助碱溶酸沉法得到菜籽蛋白比传统碱溶酸沉提取菜籽蛋白含量高8.31%;不同菜籽蛋白组成不同,RPs分子量范围16~70KDa,而RP
研究地膜覆盖对芝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处理和不覆膜对照相比,前者积温较高,黑膜5cm土表积温提高3.1%,10cm土表积温提高7.1%,白膜5cm土表积温提高5.4%,10cm土表积温提高5.3%;具有显著的防草效果,黑色膜达99.4%,白色覆膜达52.0%;增产效果显著,黑膜亩增产22.7%,白膜亩增产23.6%。
应用盆栽试验研究方法,通过干旱处理与正常灌溉对比,分析了苗期和成熟期不同类型油菜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苗期由于油菜生长期短,具有较强抗旱性的芥菜型油菜的特征特性表现不明显,测定指标对鉴定种间杂交后代是否抗旱参考价值不大;成熟期油菜的分枝数和植株高度2个鉴定指标充分体现了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在抗旱性状上的特点,可以作为从甘芥杂交后代中筛选抗旱种质材料的指标。
十五以来河南省育成了抗寒、抗病双低油菜“三系”杂交种豫油5号、丰油9号、丰油10号、杂9522、杂97060、杂双1号、杂双2号、杂双4号、华油2000等;双低、高产油菜“两系”杂交种双油杂1号;双低高产油菜常规品种双油8号、双油9号。同时加强油菜小孢子培养、种问杂交、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的基础应用研究,创造出一批优异种质材料。另有一批优质杂交种新组合正在参加国家和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