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高速切削

来源 :2013中国力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zzb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31年德国切削物理学家卡尔·萨洛蒙(Carl Salomon)博士创造性地提出高速切削假说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有大量的工作致力于高速切削理论与应用技术的探索.高速切削被认为是21世纪世界制造业重点发展的新技术.高速切削过程中,材料局部区域(如主剪切区)经受大应变、高应变率、高温升等极端条件.高速切削实际上是一个包含多个尺度的热—力和时—空耦合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因此,正是源于这些复杂性,人们对高速切削机理的认知仍十分有限,甚至存在相当的争议.本文将介绍过去几年作者所在的研究组在金属高速切削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高速切削实验模拟平台、切屑流态转变的判据和控制物理机制等.最后,就高速切削给力学工作者提供的机会与挑战进行讨论.
其他文献
针对基于结构振动响应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对结构的激励方式、响应的测试与分析等方面问题的研究,定义出基于结构振动响应的损伤指标,可进行损伤定位及程度评估.对于变刚度复杂梁结构提出子段应变能法,可成功应用于非均匀、复杂梁或类梁结构的损伤位置的确定.基于一维间隔平滑法理论,提出无需与健康结构比较的一维间隔平滑法,并采用压电片布阵的组合激励方式,实现了复合材料板内部冲击损伤的准确测定.
会议
基于二维Voronoi技术,建立了规则/含缺陷/随机不规则蜂窝的有限元模型;基于三维Voronoi技术,建立了闭孔/开孔泡沫的有限元模型.利用细观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随机缺陷和不均匀性等细观参数对泡沫金属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不管是二维的蜂窝还是三维的泡沫,在冲击压缩下随着冲击速率的增加都存在均匀模式、过渡模式和冲击模式等3种变形模式,高速冲击下冲击端应力明显高于支撑端.
会议
大量程高精度三维坐标测量,包括大型结构形貌及变形测量,运动目标在大空间范围内的轨迹测量等,是工程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摄像测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但存在大量程和高精度之间的基本矛盾.提出了经纬像机这一创新解决思路,将摄像机与二自由度旋转架固联,使摄像机能灵活指向任意待测量区域,利用多个经纬像机构成的经纬像机组网摄像测量系统(TCNVS)实现大尺度范围的高精度坐标测量.
会议
本文给出了微拉曼光谱实验力学在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力学问题研究中的近期进展,采用界面性能评价的测试方法:纤维拉出测试、微滴脱粘测试、纤维/微滴拉伸测试、纤维段断测试和纤维裂纹交互测试等;研究纤维复合材料界面主要存在的力学问题:界面应力传递、界面脱粘与失效的强度标准判据、纤维搭桥、摩擦滑移、滑移转化、摩擦重载等,给出上述界面力学问题的理论模型,并为解释纤维复合材料增韧现象提供可靠的界面微力学实验数据.
会议
建立了一种高温、高应变率耦合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拉伸实验技术,并利用该技术对2D-C/SiC复合材料在高温(800℃和1 000℃)、低温(-100℃)和高应变率耦合环境下的动态拉伸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温度效应和应变率效应对该材料拉伸强度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该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破坏形貌.
会议
针对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特殊服役环境的需求,建立、发展和完善多孔金属夹芯复合结构在强动载荷下的塑性动力行为的解析分析模型,给出其关键动力失效模式、探讨夹芯复合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能量耗散机理和破坏机制,分析爆炸、撞击等强动载作用下应力波在梯度多孔金属(密度梯度变化及层不均匀等)中的形变、能量传递过程和衰减规律及细观结构、孔隙中介质(空气等)对其的影响,研究可能出现的力/应力增强等问题,阐明其物理机制
会议
采用WDW-100DⅢ电子万能试验机和Hopkinson拉杆实验技术研究了3种船体钢(907,921,945)准静态及动态加载下的拉伸力学性能,获得材料不同加载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会议
根据弹体撞击速度以及材料破坏模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低速、高速和超高速冲击效应.报告重点介绍基于"短波"和"弱波"理论侵彻效应计算理论,对于混凝土结构,应用刚塑性材料破坏力学从理论上计算了结构的冲击震塌与冲击贯穿厚度,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拟定了考虑纵、横向钢筋影响的贯穿厚度实用计算方法.
会议
介绍了对爆轰加载条件下金属柱壳高应变率断裂行为特征研究的系列实验观测结果,讨论了对这类由剪切断裂主导的断裂行为研究的认识进展和对应过程数值模拟及断裂模型物理建模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爆轰驱动条件下,涉及冲击/卸载熔化断裂的飞层中,在考虑加载冲击波结构特征条件下,距离飞层自由面不同距离的质点的动载响应特征及断裂行为特点,对连续介质数值模拟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及精密物理实验研究对同一问题研究的认知能力
会议
针对不同形式低速撞击作用下炸药装药的安全性及尺寸效应的影响进行了的研究和分析.对炸药低速撞击的响应机制和点火爆炸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高功率条件下的塑性功"点火判据,结合试验结果,将撞击中的力学效应直接与确定的爆炸反应相关联,从而确定炸药的点火判据参数.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