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氰绿(ICG)近红外荧光术中导航成像在小鼠原位结直肠肿瘤模型中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ster6352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吲哚氰绿近红外荧光成像应用于小鼠原位结直肠肿瘤术中导航的实验,研究ICG近红外荧光成像在结直肠肿瘤切除术中导航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氟化偶氮甲烷并联合喂养右旋葡聚糖硫酸酯钠诱导原位结直肠肿瘤的形成.取5只建模成功后的荷瘤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0.5mg/kg ICG,选取在5min、30min及60min三个时间点对小鼠肠道进行近红外荧光成像,并在注射后的60min在图像的引导下切除高荧光区域,切除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9周后通过药物诱导成功构建小鼠原位结直肠肿瘤模型;5只小鼠原位结直肠肿瘤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ICG,在60min时所有小鼠均在肠管区均现高荧光区,同时在近红外荧光的引导下切除高荧光区域肠管.病理结果证实为肿瘤组织.结论 通过利用药物诱导成功建立原位小鼠结直肠肿瘤模型;ICG近红外荧光成像可以成功清楚的显示出肿瘤的边缘,并可在图像的引导下完整的切除肿瘤组织.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125I放射粒子植入与伽玛刀治疗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5月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分为两组,40例采用伽玛刀治疗,计划设计3-10个靶点,单次剂量3-6Gy,2-5F/wk,照射总量30-50Gy.治疗计划中50%~7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计划靶区(PTV).另40例采用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观察治疗后门静脉癌栓的变化. 结果: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MSCT及病理特征,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相对比,总结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MSCT征象. 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及11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别对两组病变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灶部位、范围、形态、密度、钙化、强化程度及伴随征象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相比,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更易跨段生长,病变长度较长,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CT及3.0T MRI指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差异,评价MRI指导rt-PA溶栓的安全性. 方法 收集符合入组条件并行rt-PA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后1天-15天内行CT或MRI复查是否发生HT,利用PASW Statistics 18软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NH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生成和图像融合法容积重建脑内动静脉畸形的价值. 方法:采用128层螺旋CT进行头部容积扫描,分析25例动静脉畸形的CT平扫及增强的影像表现,利用“血管生成”及“图像融合”对病变进行容积再现三维重建,依据CTA检查结果和脑血管造影或手术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其对脑内动静脉畸形诊断和治疗的价值. 结果:25例脑内动静脉畸形患者中,脑血管造影或手术发现动静脉畸形的位置与CT检查
目的:对多层螺旋CT诊断在结肠癌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结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并对肿瘤病灶位置、大小、形态及肠壁增厚程度等进行诊断. 结果:在结肠肿瘤诊断中,多层螺旋CT诊断敏感度高达100%,按照Dukes分期标准,将结肠肿瘤分为A、B、C、D四个周期,各周期患者与术后病理检查结
目的:探讨新一代能谱CT联合低剂量对比剂在冠脉CTA成像中的应用研究,选择最佳单能图像与传统的120KVp扫描图像进行比较. 方法:58例(分A、B两组)临床诊断或怀疑冠心病的病人均接受冠脉CTA检查,根据心率不同被分成两组,A组(HR>70,n=28)采用常规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对比剂剂量为300mgI/kg,管电压为120kvp;B组(HR0.05),而65Kev下的图像噪声(26.8±6.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对冠状动脉迂曲的的评价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philips 256层iCT冠状动脉CTA检查,明确显示及诊断为冠状动脉迂曲患者的冠状动脉图像资料,结合原始血管轴位图像及多种后处理图像,如VR、MIP、Globe、2D以及CPR等综合分析评价目标靶血管的迂曲位置、程度、受累血管数量,是否合并冠状动脉斑块情况,以及相应血管管腔狭窄程度,并分别测量目标迂曲靶血管近、远端
目的 探索MRI T1rho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并探索诊断效能最佳的自旋锁定时间. 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收集13名健康志愿者及8名临床诊断肝纤维化者,均在3D快速场回波序列中施加自旋锁定脉冲获取肝脏T1rho加权像,TR/TE 3.8/1.82 ms,FOV 300×360 mm,分辨率2.5×2.81×6.00 mm,层厚6 mm,层数8,NSA 2,TFE factor 64.自旋锁定频率(F
目的:比较胸腺实性肿瘤纤维间隔征在CT及MRI图像上的显示率及不同肿瘤的发生率,提高对胸腺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胸腺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经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进行病理分型.基于磁共振T2WI表现,将瘤内纤维间隔征分为无间隔征、单条弧形、双条弧形(无交叉)、网状(或肿瘤多结节征)以及不规则中心片状
目的 探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MRS)相对定量在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的临床价值.方法 行二维多体素点解析波谱序列(MV-PRESS)检查,前瞻性分析37例星形细胞瘤(低级别10例,高级别27例)肿瘤实质、近侧瘤周、远侧瘤周(距肿瘤强化外缘10mm内外为界)和对侧正常表现脑白质(CNWM)的1HMRS波形及各代谢产物变化特点,并测量各种代谢物比值:Cho/NAA、Cho/Cr、NAA/Cr、Cho/